廣州東大肛腸醫院:燒心,燒的真是心嗎?五個簡單辦法預治“燒心”!
生活中,有的人在進食后會出現頻繁反酸,心口和咽喉感到灼熱的情況,有時甚至如同有一團火在胸口燃燒,對此,民間常將其稱作“燒心”。該癥狀出現后人會感覺極為不適,影響社交、學習及工作。
燒心,燒的真是心嗎?燒心其實是我們的日常說法,指的是胸骨后或劍突下燒灼感,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癥狀。既然和心臟無關,為何又被稱為“燒心”呢?
人的食管下段與胃連接的部位有一段3—5厘米長的高壓帶,醫學上稱為“食管下端括約肌”,如果把胃當成一個“口袋”,那這個就是袋子的“袋口”,它平時形成一個高壓帶,可以有效防止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當進食吞咽時,食管下括約肌壓力降低,食物得以進入胃內。
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在沒有吞咽的時候,食管下括約肌壓力也會發生時間或長或短的下降,這時,胃內容物就會發生反流而進入食管。酸性的胃內容物進入食管后,食管會進行自發收縮,將一部分胃內容物排回胃里,剩下的則依靠唾液的中和作用以及食管黏膜屏障的保護作用使其不對黏膜產生損傷。
如果上述這個保護機制不能完全發揮作用,反流物就會刺激相對脆弱的食管黏膜的神經末梢,表現為劍突下或胸骨后的燒灼刺痛感或不適,這就是所謂的“燒心”。所以“燒心”燒的不是心,而是由于胃酸反流,食管受到刺激的表現。但由于食管貫穿整個胸腔,與心臟毗鄰,因此食管的“燒”很容易被認為是心臟的“燒”。如何預治“燒心”?如果只是短時間偶爾出現的燒心癥狀,可以先從改變衣食住行的生活習慣做起。
壹
①減少進食量
減少進食量有兩層含義:一是單指某次正餐食不過量,吃到七八分飽即可,避免因為飽食后出現一過性下食管括約肌松弛,就像氣球吹得太鼓時,很難捏住氣口,最好做到少量多餐,細嚼慢咽。
二是全天進食量不能過度,避免能量過剩導致肥胖,體重已經超標者應該減肥,因為肥胖特別是腹型肥胖會使腹內壓力增加,壓力傳遞至胃部,更容易將胃內容物擠進食管。
②減少脂肪攝入
健康人胃排空時間4—6小時,胃如果及時排空了,自然就沒有內容物能反流了。而食物中的脂肪既能延緩胃排空,也會通過刺激膽囊收縮與分泌,經激素與神經調節降低下食管括約肌壓力,讓胃與食管連接處更松弛。
因此,食材選擇上應少選擇肥肉、動物內臟或帶皮禽肉等,烹調上少用油煎炸,多選擇蒸、煮、燉、汆等,零食方面少吃高脂肪堅果和薯片、薯條之類的食品。
③增加低脂肪高蛋白食物
食物中的蛋白質能刺激胃泌素分泌,進而使下食管括約肌壓力增加,相當于把胃與食管連接處扎緊了口。適合選擇的蛋白質類食物有脫脂奶、瘦牛肉、豬里脊肉、雞胸肉、去皮雞腿肉、蒸魚、煮蝦以及大豆蛋白制品等。
④減少刺激性調料、零食和飲品的攝入
刺激性食物一方面會引起下食管括約肌壓力降低,另一方面也會讓人為了緩解刺激,短時間內大量喝水或飲料,導致胃內容物總量增加,壓力增大,引起反流。
刺激性食物的代表有咖啡、濃茶、巧克力等含有咖啡因的飲食,還有辣椒、胡椒、咖喱、蒜等調料,另外也包括橙汁、檸檬汁、碳酸飲料等酸性飲料。
不得不提的是,煙酒也會加重反流燒心,最好能戒煙酒。
貳
穿寬松舒適的衣服。避免穿腰帶太緊或束縛胃部的衣物,以避免增加腹壓,而減少反流發生。
叁
晚上睡覺前2小時內應避免進食。睡覺時可以將床頭抬高15—20厘米,建議左側臥位,保持良好的睡眠。
肆
如果超重或肥胖,減輕體重有助于減少燒心癥狀。
伍
在此基礎上,也可以用一些中和或抑制胃酸、促進動力的藥物。這是第5個方法,但請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廣州東大肛腸醫院專業治療痔瘡、便血、腹瀉、便秘、肛瘺、肛裂、直結腸炎、肛周膿腫、急性腸炎、慢性腸炎、腸息肉、十二指腸、肛竇炎、肛門濕疹、肛門瘙癢等各種肛腸疾病,根據不同類型的疾病,從病癥、病因病理、危害、治療、護理等方面進行專業細分,實現專病專治、精準治療確保療效確切。
廣州東大肛腸醫院堅守“名醫立院”的建院方針,構建以教授、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等為主導的資深醫生團隊,理論基礎扎實,均從事外科臨床工作數十年,在痔、裂、瘺等各種常見肛腸疾病的診療及術后康復領域有很深的造詣,特別是在微創新技術診治肛腸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東大醫生團隊定期與廣東省中醫院、中山大學附屬六院、南方大學附屬三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知名醫院肛腸科主任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保障醫療技術的先進性。東大醫生堅持以“透徹的疾病分析、科學的治療技術”為患者消除病痛,以“大醫精誠,仁心仁術,妙手回春”的醫德醫術,深得患者以及家屬的信賴和贊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