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山西醫院(山西省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與泌尿外科團隊密切協作,成功為一名同時罹患乙狀結腸癌與右腎癌的患者實施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聯合根治術。手術由結直腸外科主任劉海義、泌尿外科病區主任郝海龍共同主刀,通過精準規劃與高效配合,一次性切除兩處腫瘤,術后患者恢復良好并順利出院。該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山西省腫瘤醫院在復雜腫瘤微創治療領域達到新高度,彰顯了多學科協作與機器人手術技術的顯著優勢。
62歲的宋先生在外院體檢時被診斷為乙狀結腸癌合并右腎癌,雙重腫瘤的治療難題讓他輾轉多家醫院,最終慕名來到山西省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團隊迅速啟動多學科診療(MDT)機制,聯合泌尿外科、消化內科、介入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專家進行術前評估??紤]到患者腫瘤位置特殊,乙狀結腸屬于腹膜內位器官,位于腹膜前方,腎臟屬于腹膜后位器官,傳統開腹行乙狀結腸腫瘤和腎臟腫瘤聯合手術,手術難度大,創傷大、恢復慢,而同期分次手術不僅增加患者痛苦,還可能延誤治療時機。經充分討論,專家團隊決定依托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制定“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聯合右腎部分切除術”的一站式治療方案,力求以最小創傷實現雙癌根治。
手術當日,結直腸外科主任劉海義和泌尿外科病區主任郝海龍共同主刀,姜慧員副主任醫師、邢天俊副主任醫師、王毅主治醫師、郝曉杰主治醫師擔任助手,麻醉科蔡越副主任醫師保駕護航,手術護士李陽陽、閆麗霞密切配合,歷經5小時順利完成手術。手術過程中,劉海義主任利用機器人系統高清的3D視野和高精度操作臂,在盆腔狹小空間內精準地分離并切除了乙狀結腸的腫瘤部分,同時巧妙地避開了周圍的重要血管和神經。隨后,郝海龍主任接力實施右腎部分切除術,憑借機器人臂的自由活動關節,精準剔除腎實質內腫瘤,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腎組織。整臺手術銜接流暢,腫瘤切除邊界清晰,借助先進的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不僅提高了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還有效減少了手術創傷和出血,為患者術后的快速恢復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后,宋先生在醫護團隊的精心照護下恢復迅速,術后各項指標快速恢復正常(ERAS),第一天進水,第二天下地活動,第三天拔出尿管,進食流食,第七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第九日出院!“沒想到一次手術解決了兩個大問題,傷口小、恢復快,感謝醫生們的高超技術!”患者家屬在出院時激動表示。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的應用成為本次手術的關鍵支撐,其超越人手的穩定性、放大10倍的立體視野,以及可深入狹窄區域的機械臂,為復雜解剖結構下的精準操作提供了傳統手術無法比擬的優勢,尤其適用于多器官聯合切除等復雜術式。
此次雙癌聯合根治術的成功,不僅是對醫院多學科協作能力的又一次驗證,更是對機器人輔助手術技術在復雜病例中應用的一次成功探索。劉海義主任表示:“此次手術的成功,不僅得益于達芬奇機器人的技術優勢,更離不開多學科團隊的密切配合。我們將繼續深耕微創外科領域,以技術創新為患者創造更多生命奇跡?!?/p>
文 / 李東臻 通訊員 劉海義 郝海龍 姜慧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