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營職業學院師生共創團隊成功研發出新型反應釜技術,通過創新設計解決了化工生產中常見的換熱效率不足、釜內結焦結蠟等長期難題。該技術已在合作企業完成多輪試驗驗證,顯著提升了設備運行穩定性與能效表現,為行業技術升級提供了新思路。
破解換熱不足難題,夾套環形導流板顯效
傳統反應釜因結構局限性,易出現熱量分布不均、局部溫控失效等問題,影響反應效率與安全性。團隊基于實際工況,創新設計環形結構反應釜,通過引入特殊導流組件,大幅增加有效換熱面積。這一改進不僅優化了釜內熱量傳遞路徑,還顯著緩解了溫度異常波動現象,為復雜反應提供了更穩定的環境。
動態清潔系統攻克結焦難題
針對釜底物料殘留導致的結焦問題,研發團隊將智能清潔理念融入設備設計。通過集成循環增速模塊與自適應刮除裝置,實現了物料流動效率與清潔效能的雙重提升。其中,特殊設計的動態刮除組件可同步完成底部殘留物清理與流動阻力優化,配合多級攪拌系統,有效避免了傳統工藝中因結焦導致的產能下降問題。經測試,新技術使反應效率實現突破性提升,同時降低了設備維護頻率與成本
校企合作驗證,技術指標獲突破
在合作企業支持下,團隊通過數字化仿真與實體試驗相結合的方式,驗證了設備運行的可靠性與普適性。試驗結果表明,改進后的反應釜在傳熱性能與能源利用率方面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相關技術參數較傳統設備實現顯著優化。目前,該成果已獲得兩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核心裝置進入產業化應用階段,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
產學研融合,助推技術落地
該技術的成功研制,是東營職業學院深化產教融合的典型成果。團隊師生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結合理論模擬與工程實踐,攻克了多個技術瓶頸。未來,團隊計劃與更多企業合作,推動這一綠色高效技術在石化、塑料回收等領域的應用,為行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大眾新聞記者 王明華 通訊員 任聰 夏明碩)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