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tǒng)拜登
自1月卸任后,美國前總統(tǒng)拜登一直相對低調,避免對繼任者的批評。但15日,他忍不住打破了沉默,公開發(fā)聲。
據《環(huán)球時報》報道,拜登在卸任后的首次公開講話中,批評特朗普政府在不到百天的時間內,造成了“巨大的損害和破壞”。
近期,面對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極化政策和言論,多名美國前政要紛紛發(fā)聲,批評政府“失策”。
卸任后首次公開演講
當地時間15日,拜登在芝加哥面向殘疾人權益倡議者發(fā)表演講,在聚焦美國社會保障問題的同時,批評了特朗普政府的相關政策。
拜登提到,特朗普政府正在拿社會保障系統(tǒng)“開刀”,解雇了7000名美國社會保障署員工,還打算裁掉數千人,這讓數百萬美國人處于危險之中。
“他們?yōu)槭裁匆闇噬绫O到y(tǒng)?……他們想毀掉它,然后才能搶劫它。”
談到特朗普的第二任期,拜登說:“在不到100天的時間里,新政府就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損害和破壞。這令人震驚。”
他還表示,涉足政壇多年,從未看到過美國的分裂如此嚴重,“我們不能再繼續(xù)這樣分裂下去”。
不過,輿論注意到,拜登仍避免直接批評特朗普,也未提到他的名字,而是用“這個家伙”來代替。
近期增加曝光度
自1月離開白宮后,現年82歲的拜登一直保持低調。
拜登大部分時間待在位于特拉華州的家中,大約一周前往位于華盛頓的辦公室一次。近期,他被看到與妻子一起參加了百老匯版《奧賽羅》的首演。另據知情人士透露,拜登還在撰寫一本有關其任期的回憶錄。
不過本月起,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fā)經濟震蕩、在全球制造巨大混亂以來,外界發(fā)現,拜登正在增加曝光度。
本月4日,在由國際電氣工人兄弟會主辦的一場不對媒體公開的活動上,拜登稱,在他任期的最后兩年,盡管媒體和專家不斷聲稱他將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我要再說一遍,在我卸任的那天,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看看現在發(fā)生了什么?”
分析認為,拜登的最新露面意味著未來他將發(fā)表更多演講,這可能會讓他再次卷入政治紛爭。
但也有人并不對他的回歸感到興奮。美國進步派評論家諾曼·所羅門認為,拜登應該“遠離公眾舞臺”,避免進一步對民主黨造成損害。
前政要紛紛發(fā)聲
和拜登一樣忍不住對特朗普政策開腔的,還有不少美國前政要。很多人都將矛頭指向了關稅政策。
曾擔任美聯(lián)儲主席和美國財政部長的耶倫14日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如同“自殘”,其目標尚不清楚,且可能無法實現。“在我看來,特朗普就像是掄著一把大錘,不僅猛敲我們的盟友,更是在爆錘美國經濟。”
耶倫指出,如果關稅是為了減少貿易逆差,那根本不會成功。如果是為了讓美國制造業(yè)回流,那也是場“白日夢”,不太可能實現。
耶倫還稱,關稅政策的混亂將讓美國家庭和企業(yè)對未來感到無所適從,幾乎無法做出任何規(guī)劃。
一些共和黨前政府官員也表示批評,其中就包括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擔任副總統(tǒng)的彭斯。
彭斯對政府大規(guī)模加征關稅措施感到擔憂,稱這種做法是“失策”,認為這將給共和黨中期選舉帶來潛在風險。
外界還注意到,另一位前總統(tǒng)奧巴馬也在暗暗發(fā)聲抨擊特朗普政策。
哈佛大學14日拒絕了特朗普政府的多項要求后,得到奧巴馬力挺。他稱贊哈佛大學拒絕了“特朗普政府非法且粗暴的干預企圖”,確保學生能在追求真理、辯論與相互尊重的環(huán)境中學習。
延伸閱讀
唐寧街10號為只受到美國關稅大棒的“輕輕一擊”便沾沾自喜,英國民眾可沒那么“心大”。港媒《南華早報》14日報道稱,盡管英國沒有面臨大規(guī)模的美方所謂“對等關稅”,但其國內的反美情緒日益高漲。
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 資料圖
許多人不滿,作為有著密切政治和安全關系的堅實盟友,美國卻仍然把英國列入了征稅名單。這些措施已經導致英國的經濟增長預期減半,迫使英國政府向出口部門額外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支持。
報道援引英國民調公司“更多共識”(More in Common)于4月初展開的調查結果稱,只有43%的英國受訪者認為英國和美國是盟友,這一比例相較于一個月前的49%有所下降。同時,認為兩國是敵人的民眾占比達到15%,遠高于上個月的8%。
“我們被征收了較低的關稅,但這仍然是關稅。”英國倫敦國王學院21歲的學生詹姆斯表示,盡管一直強調英國是美國的“特殊盟友”,兩國有著“特殊關系”,但看到英國被卷入這場關稅大戰(zhàn),還是讓人特別沮喪,“我真的不明白——我不確定這種伙伴關系到底意味著什么。”
詹姆斯說,英國居民已經在為高昂的房租和食品賬單而艱難度日,貿易戰(zhàn)無疑會給普通家庭增添更多成本負擔,“我們被困在別人的‘棋局’里,或者說是承受別人的自戀所帶來的后果。”
他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把關稅政策包裝美化成“打擊中國”的某種道德立場,試圖為其惡行增添合理性,“但我很難不認同中國外交部一直以來的態(tài)度——將美國行徑稱之為‘霸凌’‘傲慢’之舉。我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個公允的評價。因為,在很大程度上,這感覺就像是一場由個人心理驅動的權力博弈。”
當地時間2月27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與到訪的英國首相斯塔默舉行會談。視頻截圖
據港媒報道,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英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去年占英國貿易總值的17.2%。英國主要向美國出口汽車、藥品和機械,從美國進口原油、機械發(fā)電機和飛機。
英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并不大,這也是它最初被擬加征10%所謂“基準關稅”的原因。而美國對所有外國制造的汽車和零部件征收25%關稅的決定,將對英國企業(yè)造成最為直接且沉重的打擊。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汽車占英國對美國出口總額的13.8%。
英國首相斯塔默講話 資料圖
報道還指出,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也將以間接且難以預測的方式沖擊英國經濟。隨著中美之間關稅戰(zhàn)的加劇,這可能會削弱投資者信心,擾亂供應鏈,并減緩全球經濟增長。
30歲的里奇是倫敦的一名牙醫(yī),他對中美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戰(zhàn)愈發(fā)擔憂,他擔心這場沖突會加劇英國的生活成本危機。
里奇說,由于從中國發(fā)貨的時間延長,他最近改用了英國制造的牙科粘固劑,這不僅增加了他的業(yè)務成本,也讓患者的費用有所上升。
“我理解美國想要減少對中國(產品)的依賴的想法。” 他說,“但現實是,中國生產了大量我們都在使用的產品。所以一旦加征關稅,受影響的絕非只有中國,供應鏈的中斷可能會導致所有人面臨物價上漲,我們英國人也難以幸免。”
“考慮到我們(英美)共同的歷史和外交關系,我原以為美國可能會采取不同的做法。”他也對美國向盟友下手的做法感到不滿。
英國汽車制造商與貿易商協(xié)會的首席執(zhí)行官霍伊斯(Mike Hawes)表示,美國計劃對所有英國商品征收10%關稅的決定,是“又一項令人深感失望且可能具有破壞性的舉措”。
霍伊斯呼吁英美兩國展開貿易談判。他說:“這些關稅成本無法無法被制造商吸收,美國消費者將會受到打擊,他們可能會為額外成本買單,而且可供選擇的標志性英國品牌也會減少。在需求受限的情況下,英國生產商可能不得不重新評估產量。”
4月14日,英國駐華貿易使節(jié)倪樂思在談到美國關稅時表示,沒人想要“貿易戰(zhàn)”,英方期待與美方積極協(xié)商。同時,英國希望加大與中國合作,支持英國企業(yè)來華。
另據央視新聞15日報道,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的主席杰克·佩里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在全球制造巨大不確定性。面對外部環(huán)境動蕩,英中兩國企業(yè)應加強對話和合作,以實際行動推動互利共贏,并通過持續(xù)對話應對外部挑戰(zhàn)。
48家集團俱樂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英中貿易48家集團,由一批打破當時西方國家對華禁運、與中國開展貿易往來的英國工商界人士組成。
佩里透露,今年5月,該組織將帶領一個大型代表團前往中國北京,“其中有些英國大型企業(yè)將第一次前往中國。英國公司去中國,中國公司也來英國,我們需要保持對話并且在對話之后行動起來。”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消博會)13日開幕前,佩里同時指出,與中國連續(xù)舉辦消博會,把中國需求轉化成世界機遇相反的是,美國的做法最終一定會損害其自身利益。長遠來看,它不會限制中國的發(fā)展,反而會讓中國更加強大。
他說,“如果有人暴躁地作出影響世界經濟的決定,就像美國現在在關稅上的動作,你會發(fā)現,這會導致其他國家越走越近。我希望英國和中國在這段時間繼續(xù)靠近,通過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fā)展,以及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紐帶真正地聯(lián)系在一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