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哈密市召開質量和知識產權強市大會,對第一屆哈密市人民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第一批哈密市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獲激勵單位進行表彰。
此次大會的背后,是河南援疆助力哈密市質量和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成果的集中展現,將進一步推動豫哈市場監管領域戰略合作邁上新臺階。近年來,河南市場監管系統堅定扛牢對口援疆政治責任,緊貼哈密市現代化建設重點領域,為哈密市質量和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提供堅強助力。
以資金幫扶為助力,夯實事業發展基礎
“未來我們很有信心,定將以更優質的農副產品回饋河南人民,讓更多河南老鄉吃上哈密瓜、愛上哈密甜、結下哈密緣。”新疆中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曉增說。新疆中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哈密瓜、干堅果零食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在第一屆哈密市人民政府質量獎評選中獲提名獎。
能夠獲得這一獎項,張曉增道出了背后的緣由:“依托河南援疆平臺,特別是在市場監管部門的大力幫扶下,公司質量管理體系得到了全面提升,打造了高標準哈密瓜種植示范基地。”
張曉增所說的幫扶可是“實打實”的。據了解,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連續三年為哈密市市場監管局提供專項援助資金累計270萬元,捐贈價值50余萬元的質量檢測物資,用于改善質量發展和監管工作條件、加強基層知識產權執法保障、開展能力提升培訓等。
以戰略規劃為引領,搭建多層次合作平臺
河南不僅通過援助資金支持哈密市市場監管工作,更有立足長遠、共同發展的合作。今年3月,河南省市場監管局主要領導帶隊赴哈密市調研,同哈密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發揮戰略規劃引領作用,圍繞質量強市、知識產權強市、標準化建設、人才培養等領域,提出9項合作議題。令人驚嘆的是,協議簽署短短一個月以來,雙方均已拿出一攬子具體舉措,加快推進落實。
此外,近兩年,鶴壁市、信陽市、安陽市市場監管局分別同哈密市市場監管局簽署《共同推進伊吾縣質量強縣建設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伊州區知識產權強區建設合作協議》《標準化建設合作協議》,匯聚河南各地優勢,充分發揮質量和知識產權工作職能,搭建全方位、多領域、立體化的合作平臺,打出幫扶哈密市“質量+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組合拳。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探索合作共贏新模式
有穩定的市場,合作才能持久。河南省市場監管援疆堅持運用市場化原則,全面探索“市場驅動、合作共贏”援疆項目運作新模式。促成“豫檢集團服務哈密聯動發展中心”掛牌成立,與哈密市檢驗檢測中心聯合開展專項合作,以高標準的質量檢測服務有效滿足市場缺口,為哈密市各族群眾營造更加安全、更加規范的市場環境;圍繞煤化工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助力哈密市成立煤及煤化工制品檢驗實驗室,打造哈密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相關經驗在全疆推廣。
河南紅欣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就是河南援疆引入的河南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企業負責人肖紅玲表示:“入駐哈密以來,我們努力發揮專業優勢,主動對接哈密市場需求,幫扶企業增強知識產權研發、轉化、運用、保護能力,也與當地企業、群眾增進了交往交流交融,結下了深厚情誼。”
以智力支持為紐帶,打造“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要想實現持續長久發展,人才儲備是關鍵因素。河南省市場監管部門立足為哈密打造“引得來、留得住,育得出、帶不走”的人才隊伍,先后派出4批次共18人的柔性援疆“小組團”,結對幫扶哈密干部100余人,通過“傳、幫、帶”,提升質量和知識產權工作能力水平。
據統計,“十四五”以來,河南市場監管援疆累計接洽哈密市及各區縣選派的90余名干部到河南省開展掛職鍛煉、跟崗學習、參加各類業務培訓。組織河南專家赴哈密市開展質量和知識產權業務培訓累計20余場次,培訓對象覆蓋市、區縣、鄉鎮街道各級黨政干部超過1000人次。
從“輸血”到“造血”,哈密市場監管高水平人才隊伍正如雨后春筍般“穩穩長起來”,從而實現“一花引得百花開,百花捧出盛景來”。
如今回眸,河南援疆在市場監管領域,不僅以資金幫扶助力發展之基、以規劃引領探索多維合作、以項目建設實現持續共贏、以“引育用”為哈密發展注入人才活水,打出幫扶哈密市質量和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組合拳,為哈密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來源:河南援疆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