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上,有關花粉過敏的討論仍然火熱,繼柏科花粉后,懸鈴木、白蠟樹木花粉和柳絮正在成為四月的主角。對于過敏患者而言,漫長的春季浪漫又殘酷,盡管有媒體近期報道稱,北京農科院秦嶺教授團隊研發的一種花粉固定劑能有效遏制柏樹花粉飄散,并有望明年率先于北京六個城區使用;在市民多年呼吁替換數量龐大的圓柏后,今年北京園林部門也開始啟動治理。但相較于寄托宏大的技術進步和漸進的政策改變,脆弱而敏感的過敏患者最有效的選擇,仍是了解更多健康常識,加強個人防護。
近期,我們找到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過敏)教研室主任、主任醫師支玉香,她是一位資深的過敏科醫生,近年也嘗試在網絡上普及醫學常識。支玉香介紹,受氣候和環境影響,北方的季節性花粉過敏人群要遠高于南方,而從更廣闊的視域來看,過去四十年,全球的過敏性疾病呈現增長趨勢。抗擊過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尤其在一些患者使用過敏藥逐年失效之后,提前注射過敏阻斷針劑和積極參與脫敏治療成為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支玉香提醒,過敏所誘發的哮喘、心梗甚至死亡要遠超大眾認知,人類必須重視過敏,國內尤其需要普及專門學科和培養臨床醫生,做好長期與過敏共存的準備。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過敏)教研室主任、主任醫師支玉香。
南都對話:
圓柏具有高致敏性,受氣候影響花粉濃度高花期長
南都:今年圓柏過敏的人好像格外多,從醫院診治來看是否如此?
支玉香:每到三四月份,北京協和就診的過敏患者人數就會激增,科室一天要接診400人左右,半數以上都是圓柏花粉過敏的患者。一些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花粉過敏人群的比例大概占總體人口的約20%,但從現有情況來看,因為圓柏的高致敏性,北京花粉過敏的患者可能要遠高于20%,尤其在花粉濃度較高的局部地區,今年有近一半的人有過敏性鼻炎的表現。
南都:患者的癥狀是什么樣的?
支玉香:眼睛癢、流鼻涕、打噴嚏,這是典型的圓柏花粉過敏。我遇到一位男性患者,30多歲,水泥封鼻,呼吸不暢,覺得自己快要窒息了,晚上睡覺都被噴嚏聲驚醒。白天昏昏沉沉,工作難以聚精會神,開個會,鼻涕都會不自覺流下來。他的癥狀還算可控,更嚴重的過敏患者,會因為長期咳嗽引發哮喘。
南都:今年很多人反映是第一次圓柏過敏,為什么?
支玉香:我們反復強調,過敏絕不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而是免疫失衡,某些反應表現為亢進,是人體的免疫細胞,識別外來入侵的物質,而表現得異常活躍的反應。今年一些患者第一次圓柏過敏,甚至有的患者五十多歲了,今年突然過敏了。通俗來說,過敏需要孕育的時間,人體首次接觸某種物質并不會過敏,但如果此前長期暴露在花粉環境中,體內就會產生大量IgE抗體,當花粉進入我們的氣道、眼睛,遇到體內的IgE抗體時,就會激發過度反應。
過敏也與花粉的質量和體積有關。從氣候條件來看,今年的圓柏花粉濃度偏高,一方面,去年我們經歷了暖冬,今年春天來得更早,讓圓柏的花粉期變得更長,花粉濃度變得更高;另一方面,北京今年春季降雨少,風大,氣候干燥,花粉也更容易散播。
在北京天壇公園內,工作人員對柏樹進行噴淋。據天壇公園工作人員介紹,為降低花粉濃度,公園已對主干道兩側、花粉濃度高的游覽區和柏樹區采取了不定時清水高壓噴霧、噴灑沖洗等方式,促進花粉沉降,并對地面花粉進行清理。 新華社發
北方春季過敏人數遠高于南方,桃花櫻花等觀賞花不易致敏
南都:一旦花粉過敏,接下來就會終身過敏,是這樣嗎?
支玉香:當體內的抗體和花粉交過手,花粉再次來襲時,抗體就會跟花粉又“打起來”,它們不會那么快和解,所以我們要做好長期與過敏共存的準備。但隨著年紀增長,過激的免疫反應相對下降,所以兒童及青壯年更容易致敏,年紀越大,速發過敏反應的概率會下降。
南都:除圓柏外還有哪些常見的花粉致敏原?
支玉香:每年三月至五月,圓柏、梧桐樹、白蠟樹、白樺樹都會進入花粉期。這些樹木花朵小,花粉輕,數量多,容易隨風飄散,也被稱為風媒花,易致敏;櫻花、桃花等觀賞花,被稱為蟲媒花,花粉黏稠,很難在空氣中散播,反而不容易致敏。春季一般為樹木花粉致敏,到了秋天,主要是雜草花粉致敏。北京的圓柏數量較多,花粉濃度很高,過敏患者就會很多,但如果往東北去,局部地區的樺樹花粉濃度更高,樺樹過敏的反應就會更強烈。再到內蒙、山西等植被豐富的北方地區,雜草、蒿草類就會成為夏秋季的主要過敏原。
南都:北京當前也迎來了柳絮,柳絮是一種致敏原嗎?
支玉香:其實柳絮致敏并非花粉致敏。每年春季,楊柳稍早或與圓柏同時進入花粉期,柳絮是伴隨楊柳果實的孕育而產生的絲狀毛,隨著果實開裂暴露出來迅速失水變得蓬松,風吹拂后就會飄落。它本身不具備致敏性,致敏的原因在于它粘附了其他樹木花粉以及灰塵,成為了這些常見過敏原的“載體”,所以柳絮長期以來被貼上致敏的標簽是“背鍋”了。
南都:從網絡中的討論來看,北京或者說北方似乎花粉過敏更嚴重?
支玉香:這是有一定道理的。花粉過敏不僅具有季節性,也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北方種植的一些樹木,產生大量致敏花粉,所以春季花粉過敏人群要遠比南方多。南方花粉過敏的人很少,因為氣候條件,春季以觀賞花為主,多為蟲媒花,致敏性很弱,但南方的霉菌、塵螨、寵物毛發過敏較為突出,這些過敏原會導致常年過敏。
在北京天壇公園,柏樹飄落大量花粉,游人掩鼻而行(3月20日攝)。新華社發
花粉過敏可提前注射阻斷針劑,根治仍在脫敏治療
南都:從醫學的角度而言,如何應對花粉過敏?
支玉香:很多患者選擇戴口罩和護目鏡來避免和過敏原接觸,特別是戴上N95口罩,能明顯減少吸入的花粉量,減輕癥狀;還有的人會選擇吃過敏藥,使用噴劑、滴眼液,效果也不錯。
南都:一些患者反映,今年用藥失效了?
支玉香:過敏每一年的癥狀表現會有細微的差異,反應強度也不同,用藥劑量也要相應發生變化。還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現了抗藥性,那么藥效也會下降,可以選擇調整藥物種類,或者加大劑量,但要想真從根本上治療過敏,只能選擇脫敏治療。
南都:具體怎么實施脫敏治療?
支玉香:脫敏治療的原理,是通過漸進地給身體注射或口服過敏原,慢慢讓人體對刺激產生耐受性。通俗來說,也就是讓抗體和過敏原成為和諧共處的朋友。注射脫敏針或者口服脫敏制劑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根據過敏原的種類不同,一般一周打一到兩針,持續注射,或者每日堅持口服脫敏試劑,要堅持三年左右。
南都:這是很辛苦的過程,也有很多人擔心費用很高。
支玉香:目前在北京協和,如果僅針對圓柏脫敏治療,一個月大概是兩三百塊錢,不算特別貴,很多患者跟我說,與過敏的痛苦比起來,堅持打針的苦不算什么。從臨床效果來看,脫敏治療的效果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療效很不錯。
南都:也有患者說,如果身體對太多物質過敏,醫生不建議脫敏治療。
支玉香:脫敏治療往往是很有針對性的治療,如果人體對很多過敏原過敏,脫敏治療比較麻煩,效果可能會差一點。目前北京協和針對環境中的過敏原基本可以實現對癥脫敏治療,九種過敏原的自研脫敏針劑可以外調給其他醫院。但脫敏治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些針對食物和植物的脫敏制劑仍在科研階段,尚未進入臨床,大量的過敏性疾病無法通過脫敏治療來治愈。
南都:脫敏治療之外,還有治療過敏的方式嗎?
支玉香:患者可以選擇在過敏季到來之前注射針劑,防止過敏原和IgE抗體結合,阻斷過敏反應。我們一般建議在過敏季來臨之前10天注射,具體怎么打,如何打需要醫生的專業指導。與脫敏對癥治療相比,這種治療方式能應對更廣泛的過敏原,但這種方法是一種對癥治療的方法,只能預防當季的過敏。另外,今年國內也上市了治療花粉過敏的單抗類藥物,如果多種治療藥物無效,也可以考慮注射這類藥物進行對癥治療。
3月21日,在北京街頭,一名游客戴著護目鏡和口罩防范花粉。新華社發
過敏疾病在全球呈增長態勢,國內亟須普及專門科室應對
南都:目前已知人類對多少物質過敏?
支玉香:每一年春天,很多人在關注圓柏過敏,也有很多患者來醫院治療,這其實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其他過敏性疾病的患者。人類過敏原的種類是海量的,目前能檢測出的過敏原仍然有限,北京協和能檢測出的過敏原大約是兩百種,僅食物就有五六十種,雞蛋、小麥、牛奶、花生、大豆、海鮮、堅果等最主要的幾類過敏原之外,生活中常用的護膚品、化妝品、染發劑,環境檢測中的花粉、塵螨、霉菌、寵物毛皮屑,都會成為過敏原,數不勝數。
南都:人類過敏究竟與什么因素相關?
支玉香:過敏性疾病過去四十年間在全球呈現迅速增長的趨勢,它和我們的遺傳基因、生活方式、氣候環境緊密相關。目前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近年人類過敏加劇,是因為新冠疫情后免疫功能遭遇破壞,但還未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證明這一點。
盡管環境因素、生活方式仍然可控,但是遺傳基因卻無法改變,所以很多過敏體質的人群,天然更容易過敏。從醫學的角度而言,選擇自然生產、母乳喂養,多補充維生素D、接觸大自然,都能讓過敏體質的人群一定程度上預防或者降低過敏反應,但目前尚未有特別有效的預防效果。
南都:從醫多年有沒有遇到極為罕見的過敏患者?
支玉香:前段時間,一位深圳的患者千里迢迢來協和看病,他是臨床上非常罕見的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嚴重過敏反應。通俗來說,一些患者吃了小麥后最直接的過敏反應是肚子疼或者拉肚子、起疹子,但這類患者吃了小麥后沒事,一旦進食六小時內運動了,周身就會瘋狂長像蕁麻疹一樣的疹子,腦袋腫得像個實心球,呼吸困難,視物模糊,接下來就會突然意識喪失倒地不起。協和多年前就已經診斷了這樣的罕見病例,所以我們對這類患者的診治經驗比較豐富。
還有一次,一位患者補牙的時候突然休克了,我們不清楚是對麻醉,還是對補牙的某種材質過敏,目前我們對很多過敏原尚無有效的檢測劑,很多時候只能像福爾摩斯一樣,一步步抽絲剝繭去尋找病因,一項一項去排除和試驗,最后才發現他是對漱口水過敏。
還有一些患者,癥狀看起來很像過敏,比如顏面、四肢、咽喉等部位反復發生水腫,有時不用治療,3-4天自然消腫,但有些患者可能因為咽喉水腫發生窒息,做了氣管切開才得以活命,有一些患者因為胃腸道水腫,發生劇烈腹痛,誤診為闌尾炎做了手術!人們均以為自己過敏了,其實后來診斷才發現是遺傳性血管水腫,這是一種基因突變導致的罕見病,我們科室已經診治了700例這樣的病人。人體非常復雜,致敏的原因千奇百怪,過敏往往并非單一因素而是復合因素導致的結果。更多時候,對于一些罕見病患者,醫生很難找到過敏的原因和清晰的發病機制,治療難度也很大,如果對過敏沒有豐富的認識和經驗,很可能誤診誤判。
南都:過敏所引發的后果好像要遠比大眾認知中嚴重。
支玉香:曾經有一位從廣州來的患者,做完飯出去遛彎,突然就不對了,身上要長疹子了,趕緊往回走,還沒等進家門,就在樓道暈過去了,最后是鄰居救了他。他是一個人生活,特別害怕,萬一哪天過敏休克沒人發現怎么辦?過敏可真不是一個簡單的疾病。現在一說過敏,都會提及體內嗜酸粒細胞高,但這只是一種現象,不是真正的病因,它可以引起很多癥狀,比如嚴重的哮喘,有時會危及呼吸道,侵及胃腸道,甚至入侵臟器導致類似冠心病甚至急性心梗,麻痹神經出現肢體麻木,還有的過敏導致窒息甚至幾分鐘就死亡了。
南都:但從全國范圍來看,專業的過敏醫生和專門的過敏科室仍然很少。
支玉香:全國目前設立專門變態反應科的醫院僅有約100家左右,現狀是缺少獨立的科室,專業醫生數量更少,也缺乏清晰的職稱晉升渠道。變態反應(過敏)科是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它最大的意義是查找過敏原,針對過敏原做脫敏治療。如果說其他學科是對癥治療,那么變態反應科就是對因治療,找到病因,解決源頭問題。
過敏是一個全身的系統性的疾病,很多病人可能不僅是過敏性鼻炎,甚至發展成咳嗽和哮喘,到醫院檢查發現肺功能已經出現問題,還有的是過敏性結膜炎,鼻炎以及控制不及時發展成中耳炎,或者同時合并濕疹、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病人去醫院要同時掛耳鼻喉科、皮膚科、呼吸科多個科室的號,輾轉幾個科室看病,但事實上,這些病都屬于變態反應,找到病因,系統治療,一個科室就能一站式解決。
目前,國內的專業學科還未真正普及,但病人卻越來越多,所以我們真的非常需要建立高水平的專門學科,以及培養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只有在探索和研究中不斷推動醫學進步,才能幫助過敏患者盡早預防和治療,甚至挽救他們的生命。
采寫:南都記者蔣小天 宋承翰 發自北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