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伴隨人口出生率的下行趨勢,我國學前教育進入一個歷史性的新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定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為推進高質量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指明方向,也為學前教育政策研究注入新的動能、提供更大舞臺。16日,學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在上海學前教育學院正式設立,發布首期學前教育政策研究課題并完成課題組揭榜,涵蓋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質量提升、托幼一體化發展等主題。
上海師大校園。
就學前教育發展情況看,我國已達三個“90%”。一方面,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超過了90%,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并還在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也超過了90%,比開始統計這一指標的2016年提高20多個百分點,絕大多數幼兒都能在普惠性幼兒園就讀;此外,教師隊伍方面,我國專科以上學歷的園長及專任教師占比同樣超過90%,學歷結構已大幅優化。
近期,《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公開發布,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工程”,將擴優提質上升為“辦強辦優基礎教育”的戰略舉措。專家認為,具體落實到各學段,學前教育突出“優質普惠”,解決學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家庭經濟負擔過重的問題,確保所有適齡兒童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可以說,建設教育強國的《規劃綱要》提出“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可向義務教育階段之前有所延伸,在學前教育領域開展先行先試。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楊振峰和上海師大校長袁雯為中心揭牌。
在從“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的形勢下,上海學前教育學院目前整合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國家一流本科建設的學前教育專業以及教育領域多個高水平研究平臺。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心還吸納了由政策分析、國際比較研究和早期兒童發展等方向優秀學者組成的團隊,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課題,聚焦政策研究與決策咨詢,努力成為政府決策“智囊團”、實踐創新“助推器”、跨界對話“策動者”。
“現在孩子少了,反而更寶貴了。”上海師大校長袁雯表示,期望學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當好“偵察兵”,深入上海各個合作園所“把脈問診”,用專業數據和案例“解剖麻雀”,找準政策發力點。同時當好“參謀部”,整合政-產-學-研資源,圍繞資源供給、師資隊伍培養、科學保教質量等議題,拿出“可操作、能落地”的政策建議,打造服務政府決策的智庫高地。此外,還應當好“翻譯官”,把學術語言轉化為政府聽得懂、百姓看得見的行動方案,讓政策既有高度,更有溫度。
原標題:《《學前教育法》“六一”施行,“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可向哪個學段延伸》
題圖來源:解放·上觀 AI 制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徐瑞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