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烏克蘭防空武器的再度告急,以及俄軍空襲力度的再一波強化,烏克蘭的防御能力再次陷入谷底。4月13日俄軍使用彈道導彈襲擊烏克蘭蘇梅市,致數十名平民喪生(含2名兒童)。事件的幕后黑手,被烏克蘭軍方認定為俄羅斯第448導彈旅和第112導彈旅,該旅裝備了俄制“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
日前,烏克蘭無人機部隊對俄羅斯軍事設施實施了精確打擊——此次打擊的目標地點包括俄羅斯第448導彈旅和第112導彈旅的常駐地,這兩個旅均裝備有“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據烏克蘭國防官員稱,這次協同作戰由烏克蘭武裝部隊無人機部隊、特種作戰部隊以及烏克蘭安全局(SBU)執行,并與烏克蘭國防軍的其他分支部門合作完成。
一位軍方消息人士稱,此次襲擊的目標是那些被基輔方面認定參與了戰爭罪行的部隊,其中就包括“伊斯坎德爾”導彈襲擊事件,該事件導致蘇梅市32名平民喪生,其中包括兩名兒童。
烏克蘭國防部門消息人士在一份聲明中稱,使用無人機對位于庫爾斯克州的第448導彈旅基地進行了打擊,引發了彈藥二次爆炸。在俄羅斯社交媒體平臺上流傳的開源圖片和視頻似乎顯示該基地發生了火災,建筑結構也遭到了破壞。一些俄羅斯軍事博主證實了此次破壞的規模,并質疑俄羅斯國防部未能預見到烏克蘭的報復行動。
據報道,4月16日的后續打擊行動襲擊了位于伊萬諾沃州舒亞市的第112火箭旅總部。目前,對這些打擊造成的破壞評估仍在進行中。
一位親俄的軍事博主寫道:“俄羅斯國防部稱在庫爾斯克上空攔截了109架無人機,但關鍵問題不在于擊落了多少架,而在于有多少架無人機擊中了目標。僅在克柳科沃卡一地就發射了超過150架無人機,至少有31架抵達了預定坐標。這是該旅遭受的最嚴重的單次損失,而這本是可以避免的。”
烏克蘭方面消息稱,此次襲擊使用的是烏克蘭國產的AN-196 “利蒂伊”(意為“兇猛”)和“海貍”自殺式無人機。這兩種無人機平臺越來越多地被用于對俄羅斯后方的縱深打擊,目標包括彈藥庫、雷達設施和指揮中心。
據悉,第448導彈旅和第112導彈旅裝備有9M723型彈道導彈的不同型號,該導彈是“伊斯坎德爾-M”系統的一部分。烏克蘭情報部門認為,這些部隊直接參與了4月13日從俄羅斯沃羅涅日州和庫爾斯克州的發射陣地發動的襲擊。
基輔方面重申,將繼續打擊那些對平民發動襲擊的敵方基礎設施,特別是鑒于遠程無人機為烏克蘭提供了超越前線的新作戰縱深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