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浩志
昨天我們談到,進入4月份之后,全國樓市突然再次大幅降溫。這和近期不斷升溫的全球關稅戰有直接關聯。如果關稅戰對樓市已經產生了具體影響,接下來樓市又會往怎樣的發展呢?我認為這個問題回答有很大難度,難就難在它不取決于樓市自身的問題,而取決于關稅戰的發展,而川總的政策又是沒譜的,說話也是不算話的。所以我們嘗試推演幾種可能性。
圖片來源于網絡
預測未來3個月左右,房地產市場乃至外貿形勢,甚至整個經濟領域可能都會進入觀望期,在不確定性沒有消除之前是不適宜布局的,任何出手都會更加謹慎。房地產市場也不會例外,所以樓市和土地市場大概率會出現一個階段性的、短期的降溫周期。之后情況可能會逐步明朗起來。而不同情況,不同結局,可能會導致房地產政策會發生變化,房地產市場也會發生變化。
我認為大致有三種可能:
第一種,雙方徹底封鎖,徹底脫鉤,連轉口貿易也受到較大沖擊。這是最糟糕的結果,代價肯定也是沉重的,雙方的經濟都會受到重創。任何大招,比如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強力刺激房地產等等,可能都不會太好使,頂多只能放緩下滑的幅度和速度。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成交量可能會回到去年1—3季度的水平。房價,包括大城市房價,可能還會進一步下滑一個臺階。我對多個人工智能平臺都提問了,它們認為這種可能性存在,但概率很小,因為美國可能會先頂不住。
第二種,邊打邊談,美方有豁免的范圍,我方也會精準反擊,影響雖然有,但不至于全面脫鉤,但全球供應鏈將重塑,影響也是長遠的。根據人工智能平臺的預期,這種可能性較高。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將承擔穩經濟的主要任務。勢必有更多利好政策推出,甚至有鼓勵不動產投資的可能。大水漫灌也不足為奇,這能讓更多的資金流入樓市和其他領域。這時候的樓市總體上應該能企穩,但市場分化會進一步分化。以往分化存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未來進一步分化則以這座城市經濟外貿依存度,或者出口產品對美依存度進行分化。而且,由于全球供應鏈出現重構,某些城市的特定優勢可能不再,不排除會因此陷入經濟上的中期下滑,繼而影響樓市和房價。
第三種,美國實際妥協,川總只是嘴上拿回點顏面,基本又回到目前的狀態。但人工智能預測,哪怕就算川總崩了,換其他人上臺,新的貿易框架也未必回到互利狀態。所以這個可能性也比較低。
所以總的來說,中國外貿形勢或加快重塑。而房地產市場,尤其是各個城市的基本競爭力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由此也影響著房地產市場,和這座城市房價未來的漲跌預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