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點擊上方藍字“地產一品塘”,歡迎置頂或設為星標, 快速獲取地產干貨
大家好,我是地產高富帥。
今年第一季度,房地產行業迎來轉折點,行業止跌回穩確實是落到了關鍵點,多數一二線城市的成交量確實有質的提升。
核心城市領漲,北上廣深及杭州、成都等強二線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回升20%-30%,但部分三四線城市仍延續低位徘徊,呈現明顯分化。
以價換量效應,部分房企通過降價促銷(如廣州部分項目價格下調10%-15%)帶動去化,需警惕短期放量背后的利潤壓力。
二手房先于新房復蘇,重點城市二手住宅成交同比增40%,反映需求端更青睞現房避險,開發商資金回籠仍存時滯。
深圳作為四大一線城市,對房價最為敏感的區域之一,前面第一季度其實已經走在全了全國前列,特別是在非限購區域,日光盤的陸續似乎又亮點起樓市明燈。
一季度,深圳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向好。從深圳多家中介獲悉,2025年一季度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合計成交超2.6萬套。
同比增長67.7%,繼1月實現“開門紅”后,3月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小陽春”行情成色十足。
深圳龍華,光明兩大區域多個項目急速升溫,特別對于剛需上車的外地客戶來說相當友好,價格優勢與深圳區位價值雙重賦能,深圳樓市在這一輪調控中得到最大收益。
從主要中介機構的實時交易數據看,3月門店周均帶看量、簽約量已與去年11月高峰時期水平相當,實時成交活躍。
網簽交易數據顯示,一季度,二手住宅網簽成交14309套,同比增加超五成。其中,3月二手住宅成交6078套,環比增加65.3%,同比增加58.2%。
深圳作為超級大城市,其具有良好的經濟條件、產業基礎、配套設施等,能夠為年輕人提供更大的發展機會和生活資源,對于年輕人來說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深圳2024年的常住人口繼續保持著強勁的凈流入,較上年增加了接近20萬人。人口的不斷流入就能為樓市的發展提供需求支撐,剛需住宅仍然需要旺盛。
但是,就在大家覺得深圳樓市穩住的之后,中美貿易戰又開始讓這一把火澆了一盆水,四月開始,深圳成交額有點下降了。
一手房成交4月份來看,很明顯是降溫明顯的,這或許是與四月新房整體供應有很大關系,但是二手房的持續降價也一定程度反應出真是的樓市狀況。
4月深圳新增住宅預售面積環比下降約50%(中原地產數據),部分原計劃入市的項目推遲開盤(如龍華某改善盤延至6月)。
4月深圳二手房掛牌量突破5萬套(樂有家數據),部分業主降價10%-15%仍難成交,尤其是老舊小區和遠郊房源。
很明顯,這一波中美貿易戰對深圳這種外向型城市還有有一定沖擊力的,大家更加謹慎了,板塊價值的穩定度似乎比價格更加關注。
今天剛開始五一假期,小編也還沒出去轉轉,感覺到今年深圳假期的消費意識在加速,或許大家討論房子少了一些,但是基礎消費正在升溫。
不過其他城市近期兩個熱銷項目似乎值得關注,就在同一個時間節點,上海與廣州兩大頭部巨頭,在兩個城市也迎來了重點項目開盤。
4月25日,位于閔行梅隴板塊的保利·海上印認購結束,104套房源累計認購248組,認購率230%,確認觸發積分制,入圍分51.8分,成為2025年上海浦西第三個觸發積分的項目。
4月30日,保利·海上印迎來盛大開盤,共推出104套建筑面積約110-152平方米的地標大宅,銷售均價7.91萬元/平方米,總價約800萬-1000萬級,最終獲得熱銷10億元的成績,成為上海又一個“日光”紅盤。
作為去年11月底保利置業進軍上海閔行區的首個項目,經過近半年的打磨產品得以入市,這也充分證明,樓市已經倒逼房企產品研發,產品突圍仍然是熱銷的最底層基礎。
在大灣區這邊,作為綠城中國首次進駐廣州主城區的誠意之作,位于廣州海珠的綠城·馥香園,在四月17號也迎來了首次開盤。
綠城把第四座“馥香園”放在海珠,打造馥香雅居。項目容積率僅3.86,主動將樓層控制在32層,只為打造城央低密社區。其主打的建面約85-128㎡全南向三至四房,也是新規戶型產品。
截至目前10幾天時間,其銷售數據非常不錯,在開盤當天熱銷超100套,整體去化近9成,千萬級以下的主城改善客都去現場“拼手速”了。
綠城中國作為老牌豪宅玩家,這次算是徹底在廣州打響了名號,用極致的產品體驗給海珠樓市加了一把火。
從目前來看,小編也確實沒辦法對五月后期的整體樓市狀況做一個準確的預估,不過有點值得肯定的是:開發商開始需要投拓人才了。
從4月開始,一二線城市投資急速集中,房企戰略導向非常明顯,就是看中改善豪宅市場的強勢信心,這也符合如今樓市整體調性,好產品+圈層屬性+稀缺性=熱賣。
隨著開發商投資的熱度升溫,在人才市場需求榜單上終于有了投資崗位的名字,可喜可賀啦兄弟們。
咱們真不急著轉行了,如今很多國企央企對投資人才已經開始重視,目前就集中在核心的十個大中城市,但是劍走偏鋒的房企還是有,比如:四川邦泰。
一二線城市有頭部的四大央企+10大國企坐鎮,三四線有川渝黑馬的邦泰牽頭,如今地產投資市場依然火熱,因此對于投拓與資管類人才需求增加也是符合當今市場邏輯的。
其實現在很多中小民企也已經開始留意土地市場,就在前天剛剛結束的廣州+南京土拍上,就有不少本土民企參與,貝殼更是亮相了廣州土拍。
還沒離開地產行業的投資職能的地產人,真的可以主動起來了,再加上代建企業的集團入局,地產投拓人會不會迎來一個風潮,或許就要看五月的行情了。
其實如今這個時期,正是很多房企伺機而動的關鍵時期,對于投拓與資管人才而言,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需精準把握行業變局中的價值錨點。
地產投拓如今既要保護傳統招拍掛市場還有關注一級土地市場與代建資源,而資管方面大多數還是在存量板塊,退出與變現也是其很大的工作內容。
保利、華潤等四大央企一季度拿地金額占比超50%,聚焦一二線核心地塊(如上海徐匯濱江、北京豐臺),以低融資成本(3%-4%)鎖定高價值資產。
加上綠城中國與中國金茂,如今投資人才還是稀缺的狀況,并不是早期完全井噴的邏輯,當然這也是只是現在在核心的一二線城市。
如今各路房企對于投資人才的素質要求很明顯也在進化,早期高周轉時期,投資人才偏向數量取勝,拿地信心整合是第一位。
曾經在地產投拓圈最出名的當屬高峰時期的中梁地產,在那幾年的時期,幾乎每天一塊地的拿地速度,這背后是超過500個拓展人的心血。
從“規模擴張”轉向“精準補倉”,更多通過城市更新、TOD模式獲取土地,對投拓人才的要求從“拿地數量”轉向“算賬精度”。
投資人才如今不僅僅是信息獲取,是對產品對客戶的精準把控,拿地的精準要求更高,拿錯一塊地很有可能對一家房企是致命的風險。
未來地產投拓這個部門會向更加專業化、精英化的方向發展。過去只要帶著人脈就能進來干投拓的這幫人已經出局。
過去地產黃金時代,投拓人可以"閉眼拿地",公司習慣性地認為土地總會增值,對區位、成本、運營等方面的研究十分粗獷。
而今形勢逆轉,拿錯一塊地都可能引發公司資金鏈坍塌。房企投資策略已從全國100城收縮至10城以內,投資額度不再按比例分配,而是集中在市場穩定、操盤能力強的地區。
隨著各大房企對于投資人才的重視,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從各種渠道都可以看到,地產投拓崗位有很明顯的回升狀態,這或許是一個好消息。
最后還是那句話:地產投拓人,別急著轉行,地產行業仍然需要。
今天就聊到這里,對邦泰有想說的朋友也歡迎留言,也感謝大家這么好看,也愿意給我點贊。
您的認可,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地產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8年 18年獵頭從業經歷,14年以上地產行業沉淀,關注地產戰略布局,產品運營,持續研究健康管理,個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隨時交流探討 共同進步;近期新增地產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與更多的地產人+再創業者交流溝通,共同進步,還可以討論資產配置與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產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務模塊,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聯系方式,一對一咨詢業務具體流程細節,私人定制職業發展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