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發布的鷹爪系統2.0太讓我震驚了!其車身修正能力達到驚人的30毫秒級,是人類反應速度的10倍!
還記得電影《流浪地球》里的那句經典臺詞嗎?"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當行業集體陷入算力軍備競賽時,廣汽用3,881個實時監測參數和1FIT(10億小時失效1次,比航空級安全水平高1,000倍)的系統故障觸發率告訴我們:真正的智駕安全,是把每個可能出錯的環節都焊死在技術鐵籠里!
在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看來:體驗可以交給用戶來定義,但是安全必須由車企定義。離開安全談智駕,就是本末倒置。
在關鍵的L3級自動駕駛安全架構上,廣汽的雙系統冗余策略堪稱降維打擊。當友商還在用單芯片方案時,廣汽已構建起類似民航客機的容錯體系。
對于碰撞安全,他們硬是把工況做到行業標準3倍以上。昊鉑HT(參數丨 再來說說電池安全。廣汽的5針穿刺不起火技術,與比亞迪刀片電池的"針刺通關"形成技術呼應。但廣汽獨創的電池包速冷技術另辟蹊徑,在熱管理維度開辟新賽道。這種差異化競爭,恰恰印證了中國動力電池技術的百花齊放。 廣汽還聯合12家芯片企業打造了車規級芯片矩陣,這種開放生態建設,既避免了某新勢力因單一供應商導致的產能危機,又確保了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當某些車企還在為8155芯片營銷時,廣汽已構建起從電源管理到底盤控制的全棧芯片能力。 多說兩句: 真正的智能安全不是參數表上的數字游戲,而是3,881個傳感器編織的守護之網。當行業集體焦慮于城市NOA開城數量時,廣汽用60多種碰撞工況和24小時云監測提醒我們:那些看不見的技術積淀,才是托起智能駕駛時代的隱形翅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