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雨淅淅
編輯|司徒夜
2017年盛夏,清華校長邱勇的皮鞋,碾過河北農村的黃土路。
推開斑駁木門的瞬間,潮濕霉味,混著中藥苦澀撲面而來。
癱瘓母親,蜷在修補過度的輪椅上。
瘋癲父親,在墻角喃喃自語。
而少年,正用結痂的手指整理廢品。
當744分高考狀元的錄取通知書,躺在漏雨的屋檐下。
誰又能想到,這個家徒四壁的男孩,未來會成為照亮中國科研的星辰。
1、從 “撿廢品男孩” 到高考狀元
龐眾望的人生,就像他的名字一般,眾望所歸。
盡管他“娘癱爹瘋”的背景,是令所有人都望而卻步的程度。
但他并不覺得這樣的家庭有哪一點是拿不出去的。
在他看來,自己的母親是那般好。
龐眾望的母親龐志芹,自幼便患上了脊柱裂。
長年的爬行,讓龐志芹的雙腿被磨到慘不忍睹。
無奈,她被迫接受了截肢。
后來,龐志芹父親為了讓女兒未來有個歸宿,便將她嫁給了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癥的男人。
對于這一切,頭腦清醒的龐志芹沒有反駁的余地。
她明白,一旦父母離去,瘋子丈夫和公婆就是她的依靠。
為了延續香火,他們將未來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未出世的兒子身上。
1999年,龐眾望出生了。
很幸運,孩子沒有遺傳父母的任何疾病。
這對龐志芹來說,是她漫長無望人生中收到的最好的回報。
幼年的龐眾望,十分乖巧聽話。
他從未因父母的疾病而心生自卑。
反而在其他小朋友外出玩鬧的時候,待在家里幫母親干活。
雖然他年紀尚小,但他知道自己家的情況并不好。
所以他會背著母親偷偷撿拾一些塑料瓶之類的。
只為貼補家用。
就在他們一家的生活按照正常軌跡運行時,上天給了他們致命一擊。
6歲那年,龐眾望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
高昂的手術費像座大山壓垮了這個家。
萬幸,龐志芹并沒有被這個噩耗打倒。
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母親咬著牙讓他推著輪椅挨家借錢。
得知龐眾望的事情后,村民紛紛給予了援手。
在轉了大半個鄉親的家后,他們籌集到了手術費用。
手術很成功,龐眾望的身體恢復了。
為了盡快還清鄉親們的錢,龐志芹接了許多刺繡的活。
滿手的針孔,讓龐眾望心疼不已。
他會在幫母親擦臉時給母親按摩雙手。
對于自己受的這些苦,龐志芹向來甘之如飴。
因為她覺得,只要能讓兒子讀上書,再苦再累她都愿意。
為了幫母親緩解壓力,龐眾望背著母親偷偷撿廢品。
終于,他們用了6年時間還清了所有的欠款。
但母親卻在龐眾望初二那年,因嚴重貧血住進了醫院。
由于父親沒有照顧母親的能力,所以龐眾望便在醫院、學校、家里三點一線地來回奔波著。
小小的龐眾望,就這樣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
2014年,龐眾望在逆境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吳橋中學。
由于高中離家太遠,為了節省時間,他只能一個月回一次家。
為了不讓母親擔心,他提前寫好了30封信。
讓姥爺一天讀一封。
信里寫的雖然都是一些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卻讓龐志芹淚流滿面。
后來,為了不耽誤兒子學習,她不再讓龐眾望給她寫信。
她不想兒子擔心她。
對龐志芹來說,兒子的各種獎狀,比無數封家書更值得激動。
高中三年,龐眾望在學習之余,還通過家教額外收獲了一筆收入。
高三時,他在班主任的推薦下,參加了清華大學針對偏遠山區學子的“自強計劃”。
當班主任去他家里做家訪的時候,被眼前的一切震驚到了。
龐眾望的真實家境,遠比他的描述更加糟糕。
萬幸,身處逆境的龐眾望,格外努力。
高考時,他以理科684分的成績成功獲得“自強計劃”最高60分的降分補錄資格。
最終,以744分的成績成為了滄州市的理科狀元。
這樣的成績,是令所有人為之沸騰的。
入學時,他還獲得了校長邱勇的第一個接見。
2、清華博士的 “逆襲密碼”
在考上清華的消息毫無懸念時,他并沒有因此懈怠。
反而在暑假期間找了一份臨時工作。
當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提出要對他進行資助時,他婉拒了。
他表示,生在這樣的家庭,他自小就懂得錢來得多么不容易。
所以,他婉拒了所有幫助,他認為還是靠自己掙錢最好。
也許,物質生活是他自小就欠缺的。
但在他看來,他得到了許多的愛。
得比失多,這就足夠了。
然而,初入校園的龐眾望,心里卻是懵懂的。
面對這個截然不同的大學環境,他有些不太習慣。
他十分在意身邊人的看法。
他擔心同學會用不太一般的目光去看待他。
倒不是擔心同學會看不起他。
而是擔心別人在看到了他的經歷后,會覺得他需要在學校里成長得更快更優秀。
他擔心,自己會辜負眾望。
好在,學校的老師會對他進行一些心理上的談話。
很快,他便整理好了思緒。
他開始嘗試各種新鮮事物。
試圖在其中尋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
直到他真正步入到自己喜歡的科研領域后,他才重新回到了一種非常自信的狀態。
清華大學的那幾年,他多次獲得獎學金。
2021年,他在本科畢業后,獲得了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
還獲得了2022年度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2024年,一則有關“男生洗澡有了自己第一篇SCI”沖上了熱搜。
讓龐眾望再次成為了眾人的焦點。
他在采訪中表示,是在熱水澆到頭上的一瞬間,突然想明白了一個問題。
之后,順利地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SCI。
還和師兄三人一同獲得了發明專利證書。
2025年4月15日,他以清華大學在讀博士生的身份出現在了清華大學的一場活動中。
鏡頭前,身著西裝的他,格外沉穩。
命運的枷鎖,對龐眾望來說,是助他沖破艱難歲月的助推劑。
他并不覺得自己是在抗爭命運。
他認為,他只是在遇到了困難的時候,從未放棄解決困難罷了。
2020 年,在他本科畢業后即將攻讀博士學位的前一年,母親終于扛不住離開了人世。
或許,正如龐眾望所說,如果母親生于當下這個時代,憑借她的精神,她一定不會困囿于疾病的牢籠。
畢竟,龐志芹是在醫生診斷活不過二十多歲時,依舊認為自己能翻個倍的人。
也正是她的這種不放棄的精神,造就出了如此令人欽佩的龐眾望。
在龐眾望逆天改命的同時,女友的出現,也為他的人生增添了一抹光亮。
兩人的戀情從高中開始,一直到如今。
甜蜜的兩人,讓網友直呼 “看見愛情最好的樣子”。
母親與女友,便是他悲慘生命中最溫暖的兩道光。
結語
龐眾望的故事,撕開了“寒門難出貴子”的偏見。
他證明,真正的貴子從不是被命運偏愛。
而是在命運的耳光里,學會自己掌燈。
從撿廢品的男孩到清華博士,他走的每一步都帶著泥和汗,卻始終抬頭望著星空。
那片星空,是母親用刺繡針孔縫出的未來,是科研報國的赤子之心。
更是無數普通人在困境中不屈的縮影。
部分參考資料
新華每日電訊|河北農村娃龐眾望“把背影留給苦難,把笑容交給陽光” 2017.07.16
光明網|744分考上清華、入學時第一個獲校長接見的學子,如今怎么樣了? 2024.06.08
面對面|龐眾望 不負眾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