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核潛艇基地、建設核潛艇通信設施、開建攻擊型核潛艇……印度正系統性地提升海基核力量的實戰和威懾能力。
環球網4月15日援引外媒體報道稱,印度海軍準備在南部的安得拉邦建造一個專用基地,為高度敏感的印度戰略核潛艇部隊提供“安全堡壘”。
印度已經擁有兩艘“殲敵者”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在研制和建造攻擊型核潛艇方面有一定的工業和技術基礎。
核潛艇的“安全堡壘”有何特點?
該基地就是目前仍在建造的“瓦爾沙”潛艇基地,基地位于安得拉邦的蘭比利附近。《印度時報》稱,該基地距離維沙卡帕特南的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約50公里,設計有隱蔽的潛艇洞庫和攔阻網,能讓印度核潛艇在不被間諜衛星發現的情況下,秘密潛入孟加拉灣,針對馬六甲海峽及更遠的地方進行威懾性巡邏。報道稱,該基地第一階段工程已接近完工。
香港《南華早報》刊文稱,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南亞安全的高級國際關系講師沃爾特·拉德維希認為,該基地將為印度的戰略核潛艇艦隊提供支持。“它將增強印度海軍的能力,同時保持其核潛艇艦隊的機密性,這對于維持印度的二次核打擊能力至關重要。”
核潛艇尤其是戰略導彈核潛艇是一國海基核力量的核心裝備,如何為核潛艇打造一個“堅固且適合”的“家”也是海基核力量建設的重要一環。軍事專家王云飛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說,與其他諸如采用常規動力的水面艦艇和潛艇相比,核潛艇基地選址和建造需要考慮的地方更多,因為戰略導彈核潛艇采用核動力系統,配備了核彈頭的潛射導彈,必須考慮核安全,此外,在導彈吊裝、核潛艇維護等方面也要有專門的設備。
“核潛艇基地選址除了考慮水深,還要考慮陸地條件,不少核潛艇基地會選擇依山而建,在山體內部挖出一個洞庫用于停靠核潛艇以及維護,洞庫連通大海,潛艇能通過海底隧道悄無聲息地進出,有效避開衛星偵察監視,”王云飛表示,“洞庫還可以為潛艇提供保護,就像為潛艇建造了一個堡壘一樣,常規打擊和一般的核打擊很難對洞庫內潛艇造成損害。”
以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核潛艇基地-維柳欽斯克核潛艇基地為例,該基地位于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市,直面太平洋,是蘇聯在冷戰時期建造的亞洲最大潛艇基地。該基地依山而建,為了容納核潛艇,蘇聯海軍把半島上的花崗巖山脈鑿空,并用鋼筋混凝土進行加固,在內部建造了大型洞庫式潛艇基地,核潛艇維護、裝彈等一系列工作均可在碼頭完成,核潛艇可以從水下的洞庫口直接出海執行任務,提升潛艇的隱蔽性。
從地理位置看,“瓦爾沙”基地緊鄰孟加拉灣,靠近印度東部海軍司令部和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在選址上可以說是進行了精心考慮。“由于緊鄰海軍司令部、維沙卡帕特南海軍基地等核心軍事設施,‘瓦爾沙’基地可以獲得現有基地的防空保護和水面艦艇的掩護,提高生存能力。”王云飛說。
印度國防新聞網曾在去年12月報道稱,印度首個核潛艇基地“瓦爾沙”即將完工,預計兩年內將投入使用。該基地預計至少可容納12艘核潛艇,包括“殲敵者”級彈道導彈潛艇(SSBN)和未來的S5級彈道導彈潛艇,這有望大幅增強印度核威懾和二次打擊能力。
德里馬諾哈爾·帕里卡國防研究與分析研究所東亞中心的研究分析師馬尤里·班納吉表示,關于新潛艇基地的討論早在2014年就開始了。“新德里認為印度海軍在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海軍基地將加強新德里的海上威懾態勢,并將印度塑造成一個海上大國。”
洞窟式核潛艇基地可為核潛艇提供保護,躲避衛星的偵察,提高生存能力。
印度多管齊下提升海基核力量
據報道,印度海軍的雄心不僅限于蘭比利基地,目前還在升級印度西海岸卡納塔克邦的卡爾瓦爾基地。該項目第一期工程于2011年完工,正在推進第二期工程建設,以額外容納至多32艘水面艦艇和潛艇。二期工程完成后,該基地可靠泊50艘作戰艦艇和40艘輔助艦艇,從而大幅緩解孟買基地的擁擠問題。
印度海事基金會副總裁、前潛艇艇員阿尼爾·杰·辛格準將表示,這兩個印度海軍基地具有互補的作用:卡爾瓦爾基地是停泊航母和驅逐艦等主力水面艦艇的綜合海軍基地,而安得拉邦的蘭比利基地則專門用于部署核潛艇。“每個擁有戰略核潛艇的國家都會為它們配備特殊的支持和維護基地,從而確保這些敏感裝備的安全和保密。”辛格說。
在核潛艇方面,過去的一年,印度在核潛艇方面也取得多個突破,海基核威懾力得到了增強。去年,印度宣布其第二艘國產“殲敵者”級彈道導彈核潛艇“阿里加特”號(INS Arighat)正式服役。去年11月,印度核潛艇首次進行了K-4新型潛射彈道導彈的試射,該導彈射程超過3500公里。
據報道,印度第三艘配備潛射彈道導彈的核潛艇“阿里達曼”號計劃于今年晚些時候交付。該潛艇排水量達7000噸,比現役兩艘戰略核潛艇“殲敵者”號和“覓敵者”號更大。
“阿里達曼”號潛艇排水量更大,可以攜帶更多的K-4導彈,在射程上,K-4導彈比之前裝備的K-15導彈(射程750公里左右)大幅提升,威懾范圍更廣。
印度核潛艇基地衛星圖像,可見該基地依山而建,有出入核潛艇洞庫的大門。
辛格分析認為,持續的海基核威懾至少需要4艘戰略核潛艇,目前法國和英國海軍都在采用類似的戰略。“建設這樣的潛艇艦隊需要時間,沒有人會向印度分享這項技術——我們只能自行開發。”
印度還計劃建造攻擊型核潛艇,為上述戰略導彈核潛艇護航。去年10月,據環球網報道,印度內閣安全委員會批準了一項計劃,將建造兩艘攻擊型核潛艇,購買31架美國制造的長航時無人機,預計耗資約53.5億美元。印度計劃建造6艘國產攻擊型核潛艇,用于護航彈道導彈核潛艇和航母戰斗群。
為了解決核潛艇遠洋水下通信的問題,去年10月,印度一座新型甚低頻無線電通信站開始投入使用。《印度時報》刊文稱,這種能保證與水下潛艇安全通信的新設施將與印度戰略核潛艇一起,加強印度對于印度洋的控制能力。
《印度時報》介紹稱,該設施對于指揮在遠程威懾巡邏中的核潛艇必不可少,但目前只有少數國家擁有這種能力。例如美國海軍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在美國本土、巴拿馬、日本、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建造了可以覆蓋全球的甚低頻對潛通信站。
“從建設專門的核潛艇基地、建設潛艇通信站以及持續推進核潛艇建造計劃,印度正系統性地提升海基核力量的實戰和核威懾力,只有戰略導彈核潛艇是不夠的,整個海基核力量需要多種配套基礎設施和武器裝備。”王云飛表示。
“雖然印度海基核力量建設穩步推進,但印度這方面的核威懾力還是處于初始階段,核潛艇性能、導彈性能和運營經驗等與其他核大國相去甚遠。”王云飛指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