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喻言 馬嘉豪
歷時八天,跨越五城,重慶榮昌市民林江因執著地“投喂”美國頂流網紅“甲亢哥”榮昌鹵鵝,以真誠的必殺技爆火網絡,廣大網友親切地稱呼他“榮昌鹵鵝哥”。
“榮昌鹵鵝哥”林江(右)與“甲亢哥”(左)。
受“鹵鵝哥”的帶動,榮昌鹵鵝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爆單”狀況,線上訂單平均增長了約105%,線下門店銷售成幾倍、數十倍增長。
榮昌鹵鵝銷量猛增。
人紅自然受關注。
重慶榮昌迎賓大道51號,一家名為“鄉村振興農產品直營店”的店鋪,就是“鹵鵝哥”林江工作的地方。
如今,這里成了各路媒體、自媒體人、市民關注的焦點場所。一大早,就有不少榮昌市民慕名前來選購土特產,榮昌鹵鵝、怪味胡豆、金絲皇菊……20來平方米的店面,熙熙攘攘。
家鄉人眼中的“鹵鵝哥”
在守候的人群里,梳著短發的劉女士和其他人不同。她沒有拿著手機到處拍照、開直播,而只是靜靜地站在角落,看著其他人,時不時地向遠處張望。
經過打聽才知道,“鹵鵝哥”林江去醫院了,給他的右手小拇指做一個小手術。在店內的一位年輕男士,自稱是林江的助理,他向焦慮等待的人群說,“江哥的手是上次追‘甲亢哥’時受了傷,所以今天去醫院治療,要晚點回店里。”
聽到助理這么說,劉女士輕輕“呀”了一聲,便再沒有說話。
這時,店門外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嘈雜聲越來越大,等待林江回來的熱情勁頭也越來越高。
“江哥是個很誠懇、很熱心的人,我女兒生病缺少治療費用,是他號召熱心網友為我們獻愛心。”劉女士說,等多久也要等到林江回店,“就是想當面向他表示感謝。”
劉女士的話得到了另一位廖女士的贊同。“江哥在我心目中的印象,一直就很好,以前他一直在幫助他人,為貧困老人送吃的、免費請市民吃東西等等,現在更好了,把我們榮昌、榮昌鹵鵝、榮昌陶等推向了世界。”
“鹵鵝哥”林江為家鄉榮昌做宣傳。
廖女士不諱言自己是林江的忠實粉絲,看到社交平臺上“鹵鵝哥”努力宣傳家鄉的視頻十分感動,“所以趁著工休時間來到門店,想與‘江哥’合影留念。”
兩位女士對林江的贊揚并非“過度”。事實上,自從林江爆紅后,關于他以前的一些故事也被媒體“扒”了出來。
2008年,汶川大地震,林江作為志愿者在災區救援。
2022年,重慶山火,林江又當上志愿者,在縉云山上參與滅火工作。
還有其他的助農、敬老、向有困難的人獻愛心,等等事情,林江做了不少。付出這些,林江沒有火,但他還是堅持在做。
自媒體人眼中的“鹵鵝哥”
上午11點,“鹵鵝哥”門店外聚集了數十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自媒體博主,以及不少外地粉絲。
沒看到“鹵鵝哥”,絲毫不影響自媒體博主們的“表演”。他們有的到處拍鏡頭,有的開直播講述見聞。
他們知道,美國“甲亢哥”的國際流量肯定蹭不上了,但接地氣的“鹵鵝哥”的流量,多少還能指望上。
“江哥是一個干實事的人,非常正能量的人,我很敬佩他,一定要過來見一下他本人。”自媒體博主方先生來自四川鄰水,從林江追“甲亢哥”開始,他就一直關注著,“專門趕來榮昌,想當面向江哥學習。”
面對各路媒體、自媒體,林江侃侃而談。
從廣東潮汕追到榮昌的自媒體博主董先生,一說到林江,就顯出一股“迷弟”味。他說自己來見“鹵鵝哥”沒有空著手,特地買了件短袖版“東北大花襖”,要當面送給林江。
“前兩天受大風天氣影響沒有過來,特殊天氣一過我就飛過來了,15號凌晨兩點到的重慶。”董先生說,“鹵鵝哥”的火其實不是偶然,是他一點點積累起來的,因為林江,“自己也喜歡上了榮昌這座城市。”
臨近中午,在醫院包扎好手指的“鹵鵝哥”林江回到店里。等候的人們一擁而上,如眾星捧月一般,瞬間就把林江圍了起來。
林江宣傳榮昌鹵鵝。
面對這個架勢,林江既沒有閃躲,也沒有“擺譜”,一副“照單全收”的架勢,完全配合著各種要求,即使臉上掛滿汗珠也顧不上擦拭。間隙時,他還熱情地邀約大家等會去附近的餐館吃烤乳豬。
“鹵鵝哥”的故事還在繼續,但榮昌區已經明確要求“接住這潑天的流量”,充分利用好林江的流量,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
封面新聞:火了之后感覺怎么樣,飄了嗎?
林江:沒有,沒飄。現在是懵的,太忙了,事情太多了,事情多了過后休息就沒有了,現在我每天只能休息四五個小時,有時候甚至兩三個小時,休息不好。第二天,又要輪軸轉,所以說精神狀態非常不好。
封面新聞:當時為什么會穿“東北大花襖子”去追“甲亢哥”?會不會有人覺得你的行為“神戳戳的”(方言,意為“神經兮兮”)?
林江:“東北大花襖子”比較亮眼,能夠容易讓大家看到。因為“追星”現場人山人海的,在很多人的情況下,我穿這個衣服“甲亢哥”能很快發現我并且記住我。
肯定有很多人認為我“神戳戳”的,確實我的行為有一點“神”,但是這種方式能讓大家認識我、記得我,甚至是認可我。只有記住我了,我才能真正做想做的事情,宣傳我的家鄉榮昌,宣傳家鄉的美食、美景、非遺產品等,幫助更多農戶銷售農產品。
封面新聞:“追星”過程中有什么讓你記憶深刻的事情嗎?
林江:在成都的時候,我一邊拿著手機開播,一邊找“甲亢哥”,找了兩三個小時才找到,我覺得我的運氣非常好。當時我在“甲亢哥”后面不遠,他們即將上車乘車離開,我一想好不容易找到他們了,這樣不行,必須追上他們,我就跑到馬路上去追,還特意跑到更前面一點的位置,找準時機從人群的縫隙中將鹵鵝遞了上去,一直舉著。
后來,“甲亢哥”終于接了鹵鵝,他的美國保鏢就把我拉進了人群。因為“甲亢哥”直播有個規矩,當你的東西在他手上的時候,你就要和他互動。但一個中國保鏢不知道,他看我進去了又一下把我薅了出來,美國保鏢看到我被推出去了,又把我拉了進來,一來一回把我給整懵了。
封面新聞:“追星”追一次兩次就夠了,為什么要連續去追呢?
林江:我最開始的想法就只是在重慶見他一面,但是沒想到他改變行程去了成都。我想,如果他不來重慶,我就要錯過這個機會了,而且成都也不遠,我就決定去成都。后來知道他要來重慶,我想這邊是我的主場,就再去一次。“甲亢哥”在重慶的時候,我跟著他去了解放碑、魁星樓、李子壩、南濱路、洪崖洞等地,全程我“中選”了6次,喂了三次鹵鵝給他吃,展示了三次烤乳豬。“重慶行”也給了我非常大的自信,我覺得后邊的行程我還可以去。
封面新聞:在長沙發生了與“文和友”老板的矛盾沖突,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林江:這個問題很簡單,我不覺得他在吼我,也不覺得我被侮辱。因為是“甲亢哥”帶我去的長沙,我跟著他后面就行了,我也不會跟他搶鏡頭。
在“文和友”的時候,因為“甲亢哥”看到我還站在旁邊,就叫我一起坐下吃東西,和我互動交流。后來“文和友”老板過來了,我準備站起來讓他,我很理解他是主辦方,我不能影響主辦方與“甲亢哥”之間的互動。
封面新聞:現在有什么想對“文和友”說的話嗎?
林江:歡迎他到榮昌、到重慶來。我請他們吃鹵鵝,吃榮昌特產。
封面新聞:現在你火了,榮昌也因你頻頻“出圈”,還記得你的初心嗎?
林江:我的初心就是為了讓我們榮昌“出圈”,讓我們的老百姓更好。我一次次蹭“甲亢哥”的流量,穿“東北大花襖子”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一次次站在“甲亢哥”面前,把鹵鵝一定要送到他嘴里,就是執著地要火。我經常說“大家好了,小家才會好,鍋里有了,碗里面才有”,榮昌出圈了,我們老百姓的日子過好了,我的日子才會好。
封面新聞:火了之后有什么打算?
林江:榮昌很尊重我們做自媒體的,尊重我們的付出,流量來了,他們也能跟我們一起留住,甚至創造出更大的流量。接下來,我首先就是要更好地宣傳家鄉榮昌,宣傳我們家鄉的美食特產,把我們榮昌特產賣到更遠的地方,讓全世界更多人嘗到榮昌的特色美食。
同時,還會配合榮昌相關部門進行一些文旅活動、美食節、助農等,歡迎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到我們榮昌游玩,品嘗美食。我還想成立自己的愛心基金來回報社會。當然,這還只是我的設想。
封面新聞:對于個人規劃,接下來還有什么打算?
林江:因為我是個事業心很重的人,之前也多次經歷創業、失敗,現在已經49歲了,都還沒有找另一半。之前我還參加了重慶電視臺《天天630》里的征婚節目,我想找一個溫柔、賢惠、孝順的女生。這件事也很重要!
記者手記:
這些天,一個身著大花襖、手拿榮昌鹵鵝,從成都到重慶,再到深圳、香港、長沙,歷經八天五城,窮追國際頂流“甲亢哥”的重慶中年男子——“鹵鵝哥”林江,用他的努力執著,出圈、出彩、出風頭。
不管是出名前,還是現在成了全國網紅,林江說,他的初心就是要宣傳家鄉,宣傳家鄉的特色產品。話聽著“有些大”,但至少從現在來看,林江還是保持原來的那股真誠勁。
在這“亂花迷人眼”的流量時代,不缺網紅,但稀缺一直真誠的網紅。我們由衷希望“鹵鵝哥”保持好那份真誠,面對潑天流量,不惑、不懵、不翻車,妥妥地長紅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