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服務網CNSS獲悉,國際勞工組織(ILO)通過了對《海事勞工公約》(MLC)的里程碑式修訂,正式將海員指定為“關鍵工作者”(key worker),標志著海事勞工權利的重大變革。
此項決議于上周舉行的特別三方委員會(STCMLC)第五次會議上達成突破性共識,旨在保障海員與就業相關的安全流動,包括上岸休假、遣返、船員換班及岸上醫療等權利。
國際海員權益組織(SRI)首席執行官Deirdre Fitzpatrick表示:“這是一次重要勝利。SRI長期倡導將海員列為關鍵工作者,最終通過三方合作達成修訂,體現了多方協作的力量。”
這一指定源于新冠疫情期間的強烈呼吁。當時各國見旅行限制嚴重阻礙船員換班,威脅醫療物資和食品等關鍵商品的全球供應鏈,促使多國政府將海員歸類為“關鍵工作者”。
修訂條款將于2027年12月生效,主要內容包括:
強化遣返保障:要求船東和政府確保海員在合同結束后及時遣返。
免簽證上岸休假:規定海員在港口停留期間享有免簽證上岸休假權利。
反職場欺凌:新增措施保護海員免受工作場所欺凌和騷擾。
公平待遇納入公約:將國際勞工組織/國際海事組織(ILO/IMO)《公平對待海員指南》納入公約強制標準,尤其針對涉及海事事故或涉嫌犯罪被扣留的船員。
國際航運公會(ICS)勞工事務委員會主席Tim Springett強調了此次的合作成果:“通過與政府和社會伙伴協作,我們實現了海員權利的顯著提升。”
ICS就業事務主管Helio Vicente稱此舉為“對海員和行業的潛在變革”,并強調海事領域對改善工作條件的承諾。
然而,實施挑戰依然存在。SRI全球研究顯示,《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當前執行率僅為65%,表明需持續努力以確保各國統一落實。
此次修訂由各國政府、國際航運公會(ICS)協調的船東代表,以及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ITF)協調的海員工會共同推動。新措施將于6月國際勞工組織第113屆大會上最終批準,標志著保護海員權益、認可其對全球貿易關鍵作用的重要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