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環球網報道,特朗普在應對中國時似乎找到了新“底氣”。消息稱美國還有兩張“王牌”未出,隨后特朗普便自信喊話,要求中國在某件事上主動邁出第一步 。這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考量與博弈?我們不妨深入剖析一番。中美關稅戰已持續一段時間,雙方稅率不斷攀升。美國將對華關稅稅率提升至145%,中國也將對美關稅稅率提高到125%。
在此情形下,雙方貿易受到顯著沖擊,美國諸多行業,如科技、農業等,對中國市場依賴程度高,高關稅使得美國企業在華競爭力下降,中國相關產業對美出口也面臨阻礙 。就在這一僵局中,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此前回應是否讓中國公司退市問題時表示,美國在與中方的貿易談判中,一切選項都在桌面上。這一模糊表態,引發外界諸多猜測,市場對中美經貿關系走向愈發關注 。
特朗普(資料圖)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手中未出的兩張“王牌”,一是中概股摘牌,二是禁止美資對華投資 。從現實情況看,美國在中概股問題上確有動作空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擁有一定權力,可下令交易所將中國企業摘牌,或取消其在美國市場的注冊資格,這將使相關企業無法在美國市場交易,包括場外交易市場 。另外,美國政府還可要求證券交易委員會出臺最終規則,禁止使用可變利益實體結構,而大部分中企在美國交易所上市正使用這一結構。
此前特朗普已公開對該情況點名批評,顯示出其對這一領域的關注,未來對中概股采取行動的可能性不小 。若中概股被迫從美國退市,影響不容小覷。據摩根大通估算,相關中國企業和品牌可能被剔除出全球指數,進而導致約110億美元(折合成人民幣約805億元)的被動資金流出。這不僅會沖擊相關中企的融資渠道和國際影響力,對全球資本市場的穩定和資金流向也會產生連鎖反應 。
橢圓辦公室(資料圖)
在禁止美資對華投資方面,盡管美國尚未明確行動,但已放出風聲。美國若實施這一舉措,對中國吸引外資、部分依賴外資的產業發展會帶來挑戰,不過中國近年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對外資吸引力多元,此舉也會使美國企業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發展機遇,可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有了這兩張“王牌”做支撐,特朗普再次喊話中國。他強調愿意跟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但“球在中國這邊”,中方必須采取主動。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也宣稱,現在是中國需要與美國達成協議,是中國想要美國的消費者,要賺美國的錢 。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忽略了此前諸多事實。中國在關稅戰中一直保持堅定立場,并未因美國的關稅施壓而退縮。在貿易往來中,中國市場也為美國企業提供了廣闊空間,美國農產品、高科技產品等在中國市場曾占據一定份額,雙方本是互利共贏關系,并非一方對另一方的單方面依賴 。
魯比奧(資料圖)
此前,中國航空公司暫停向美國公司采購飛機相關設備和零部件,拒收波音公司大訂單,便是對美國關稅政策的有力反制。中國表明在經貿問題上的態度:談,歡迎,但需在平等、相互尊重基礎上;打,也奉陪到底。中國不會在不合理的壓力下妥協,更不會按照美國單方面設定的節奏行事 。
綜上,特朗普雖喊話中國,自認為手握“王牌”,但中國有足夠的底氣與智慧應對。未來,中美經貿關系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美國若想打破僵局,需摒棄霸權思維,以平等、務實的態度與中國進行對話協商,而非一味施壓。中國也將繼續堅定維護自身利益,在復雜的國際經貿環境中穩步前行,持續推動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發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