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坊
AED你了解嗎?
如今它的身影幾乎遍布
上海各處場所,
地鐵站、居民區、健身館…...
AED,也就是自動體外除顫儀,
可以在患者突發心臟驟停后的
4分鐘黃金搶救時間內,
派上大用場。
如今這樣的"急救神器"
越來越多的配置
在居民家門口,
守護著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前不久,
在徐匯區田林街道市民健身中心,
一臺AED設備
就成功挽救了一位71歲老人的生命。
4月8日,
市民王阿姨正在打乒乓球,
當時她正彎腰撿球,
突然就喪失了意識,
摔倒在地。
在隨后的1分鐘內,
乒乓球區域負責人
就發現了王阿姨的情況,
迅速撥打120,
工作人員也快速趕到現場,
使用AED設備搶救、
并進行心肺復蘇等救援。
心肺復蘇配合AED除顫,整個施救過程持續了12分鐘。120急救人員趕到時,71歲的王阿姨已恢復微弱的呼吸和心跳,被無縫對接送往醫院。
入院當天,王阿姨就動了心臟支架手術,現在已經轉危為安,出院修養,不久之后還要再接受一次心臟支架手術。
今年71歲的她告訴記者,自己在鬼門關外晃了一圈,現在想想感覺既幸運又后怕,但最重要的是,王阿姨想徹底康復后當面前去感謝為她施救的幾位工作人員。
“因為我是兩根主動脈血管都堵了,現在已經安了一個支架,再過一個月,另一根血管還要裝支架。我手術完以后,一再感謝我的主刀醫生,他說你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市民健身中心,如果沒有他們積極救助,后果會非常嚴重,就像心臟猝死,要不是及時搶救,可能人就過不來了?!?/p>
健身中心群里的街坊四鄰
也紛紛為這次與死神賽跑的奇跡點贊
回顧整個過程,
最值得慶幸的是
AED設備的到位
同時
“黃金4分鐘”社區急救體系,
也正在街道落地生根。
徐匯區田林街道服務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街道有31臺AED設備,其中26臺全部布設在居民小區,基本上每一個居民區至少有一臺。剩下的有重點公共點位,比如黨群中心、市民健身中心。2025年計劃再增設56臺,大部分也是布設在居民小區以及一些重要的公共場所里。
設備到位,
是否有人會操作也很關鍵。
盡管AED自帶全程語音提示,跟著做并不難,但救護還需配合心肺復蘇,按哪里?按多深?除顫電極片怎么貼最準確?這些細節仍然需要通過相關培訓才能完全掌握。
因此今年以來,田林街道組織了22場“快而頻”的應急救護培訓,包含需要考證的專業類和無需考證的普及類兩種,每場時長分別為3小時和1.5小時。相當于街道里,平均每5天就會有一場培訓,每5天就會多出36名掌握或了解急救知識的操作人員。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已配置AED設備6500多臺,分布在機場、車站、軌交、大型商場等公共場所,配置比例達到每10萬人26.5臺。今年,上海將重點在居民小區增配7500臺AED設備,全市共計配置超15000臺,每10萬人配比超50臺。
記者了解到,其實網上有大量以“AED地圖”為名的小程序,隨機點開一個,即可在地圖上顯示距離最近的AED點位。然而,同一張地圖上顯示的都為同一個品牌的AED設備,包括其相應小程序也是同一家品牌公司的,而無法顯示其他品牌、其他企業AED點位。
隨申辦上,也暫時還沒有全市的AED地圖,上海市紅十字會的小程序內置的培訓救護地圖也沒有完全顯示附近的AED。對此,市衛健委透露,未來,上海將逐步建成全市AED電子地圖和網絡,對AED搜尋和運維實現全覆蓋管理。
記者:孫明 張羽飛(實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