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日,美國聯邦政府以凍結聯邦經費為要挾,要求多所高校“整改”,美國著名私立學府哈佛大學選擇“硬剛”的消息,引發關注。
4月15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哈佛大學校園里拍攝的商學院。新華社/路透
4月14日,哈佛大學校長艾倫·M·加伯在向全校人員發出的公開信中說,校方拒絕美國政府提出的多項整改要求,“不會犧牲其獨立性,不會放棄憲法賦予的權利”,聯邦政府不應對私立大學的教學內容、招生和人事政策以及研究內容指手畫腳。
幾小時后,美國政府宣布,凍結給哈佛的22億美元撥款和6000萬美元項目合同款項。假如哈佛繼續“抗命”,可能還將危及正接受“審查”的60多億美元聯邦經費的撥付。
1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威脅剝奪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應視作“政治實體”征稅。英國廣播公司認為,失去稅收豁免可能會使哈佛大學每年損失數百萬美元。
哈佛大學校長艾倫·M·加伯
央視新聞消息,3月31日,美國聯邦教育部、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和總務管理局宣布,聯邦政府承諾授予哈佛大學及其附屬機構的87億美元撥款以及總值2.556億美元的項目合同正在接受審查。
4月11日,上述機構再向哈佛大學致信,要求學校進行“有意義的治理改革與重組”,包括:
削弱學生和教職員工在校務中的權力;
采用并實施基于能力的招聘和錄取政策,停止一切基于種族、膚色和國籍等因素的優待;
改革國際學生的招生流程,避免錄取敵視美國價值觀和制度的學生,包括支持恐怖主義或反猶主義的學生;
關閉所有“多元化、公平與包容”政策相關的項目。
針對政府的“整改”命令和“斷供”威脅,一批哈佛校友先前致函校方管理層,呼吁拒絕接受危及大學自治權的“不合法要求”,號召發起“法律抗爭”。
緣起“反猶主義”,多所高校卷入
新華社消息,新一輪巴以沖突2023年10月爆發后,美國多地高校爆發了一系列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引發美國政府對校園反猶情緒的關注。
特朗普政府今年1月上臺后,對多所美國頂尖高校發出威脅,聲稱如果校方不調整政策,將面臨削減資金的后果。特朗普政府的主要要求包括根除所謂“反猶主義”以及廢除高校向少數族裔傾斜的多元化舉措。
2024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一周年之際,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生們參加集會活動時點亮蠟燭。新華社/美聯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特朗普政府已對美國7所頂尖高校實施了撤銷、凍結或審查聯邦經費舉措,分別是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布朗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西北大學和康奈爾大學。
另有19所高校已被告知,可能面臨聯邦經費被砍,原因包括未能保護學生免受“反猶主義”傷害。
價值觀不合是深層原因?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16日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事實上,白宮對哈佛大學所提要求遠超其對所謂“反猶主義”的關注。
2021年5月14日,美國紐約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愛麗絲·斯蒂芬尼克在華盛頓國會山向記者講話。新華社/路透
哈佛大學校友、來自紐約州的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愛麗絲·斯蒂芬尼克15日向哈佛大學“開炮”,指責哈佛等大學的絕大部分教職員工為民主黨人,稱這些人已與美國價值觀“脫節”。斯蒂芬尼克被認為是造成哈佛大學前校長蓋伊下臺的推手之一。
依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都市研究項目對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情況的分析,頂尖研究型大學所在選區并非特朗普的“票倉”。
昆明信息港整理編輯
來源:中國青年報、新華社(記者:陳立希、沈敏、熊茂伶)、央視新聞客戶端、參考消息等
編輯:叢 林
審核:李貴芳
終審:宋建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