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就一定要大操大辦嗎?
當大操大辦成為人們攬財和社交的手段的時候,
它的意義已經遠不是孝順那么簡單了。
這一舉動引來各界質疑聲音。
01
韓紅佇立在空蕩蕩的房間之中,
緊緊握著母親雍西的紅色披肩,淚水盈滿眼眶。
前幾日,藏族歌唱家雍西溘然長逝,享年78歲。
韓紅沒有設靈堂,也沒有舉辦儀式,
僅僅遵循母親的遺愿,靜靜地送別母親。
外面的質疑聲卻鋪天蓋地,有人說她冷血,
有人覺得她不孝。
可誰又知道,這件披肩背后,
藏著多少母女間的故事和未說出口的愛?
1964年的北京舞臺上,燈光傾灑。
雍西站于中央,她身上的藏族服飾在光影的交織下,
泛著微微的光亮。
她深吸一口氣,唱起了《北京的金山上》。
嗓音清亮,讓人聽著像流水一樣潺潺。
那一刻,臺下的掌聲停不下來,
連周總理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18歲的雍西,懷揣著對音樂的熾熱之情,
從西藏邁向全國舞臺。
她的歌聲,絕非僅僅是旋律而已,
更是那個年代的記憶化身,承載著民族的驕傲與榮光。
雍西,作為成都軍區戰旗歌舞團的歌唱家,
把畢生心血都傾注于藏族音樂之中。
她的歌,宛如靈動的音符串起的畫卷,
既唱出了高原之風的凜冽與豪邁,
亦唱出了牧民內心的質樸與憧憬。
每次演出時,她總會身著那件紅色披肩。
那披肩宛如一團熾熱的火焰,
臺下的目光觸及,便似被溫暖包裹。
幾十年的舞臺生涯,她成了國家一級演員,
也成了無數人心中的經典。
可時間總是不留情,她的歌聲最終停在了今年4月份,
留下了一段再也聽不到的旋律。
02
眾人皆知,韓紅與其母親曾有一段漫長時光關系頗為緊張,
仿若行走于薄冰之上,岌岌可危。
這也源于韓紅小時候沒有母親陪伴。
火車在冬夜的鐵軌上轟隆作響,
9歲的韓紅縮在硬座車廂的角落,盯著窗外一閃而過的燈光。
六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去世,只剩下她和母親相依為命。
然而,未過數年,母親便改嫁他人,
韓紅則被送往北京的奶奶家。
那天晚上11點,火車到站,
她拖著小小的行李,走進奶奶的四合院。
院子里落了一層薄雪,她拿起掃帚,默默掃了起來。
奶奶站在門口,裹著棉襖,
看著這個倔強的小女孩,眼里滿是心疼。
奶奶的生活頗為拮據,
全憑售賣冰棍與遞送牛奶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然而,她從未讓韓紅受苦,總是把好東西留給韓紅。
韓紅自幼便對唱歌情有獨鐘,
其嗓音仿若母親一般嘹亮。
奶奶發現了她的天賦,攢錢給她買了把舊吉他,
還鼓勵她去學校合唱團試試。
那些年,韓紅與母親幾乎毫無聯系,
電話之中亦僅有寥寥數句寒暄。
她心里有怨,但從沒說出口。
時光緩緩流逝,韓紅逐漸成長起來,
最終在樂壇嶄露頭角,宛如一顆耀眼的新星。
2003年的一場演唱會上,她佇立在舞臺之上,
燈光映照在她的臉龐。
她突然轉過身,牽起母親的手,唱起了《歸來》。
雍西站在她身邊,紅色披肩披在肩上,嗓音依然清澈。
臺下觀眾的掌聲幾欲將歌雷動。
那一刻,母女間的隔閡像冰一樣化開了。
演出結束后,雍西輕輕拍了拍韓紅的肩,
笑著說起牧區的牦牛,說家里還有20頭,
賣了也能幫人。韓紅聽著,忍不住流下眼淚。
她深知,母親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著她。
03
雍西的追悼會不見花圈,亦無靈堂,
僅有韓紅與幾件母親的遺物。
房間里,紅色披肩被她小心疊好,放在桌上。
雍西生前極為厭惡排場,她常言,
花圈上的白菊花宛如蔫了的西蘭花,既難看又浪費。
她臨終之際,緊緊拉住韓紅的手,
交代得明明白白:莫要舉辦儀式,
省下的錢用于給西藏的孩子買書。
韓紅點頭,記下了每個字。
可消息一經傳出,網絡上便議論紛紛。
有人翻出韓紅露面時的照片,稱其太過淡定,
全然不似失母之人應有的模樣。
還有人貼出她過去的采訪,
揪著她和母親早年的疏遠,說她現在這樣是裝孝順。
評論區中,質疑仿若洶涌潮水般席卷而來,
每字每句皆刺目錐心。
韓紅并未作出回應,只是持續整理著母親的遺物。
她的手指摩挲著披肩,眼神里藏著沒人看見的悲傷。
數日后,韓紅宣稱成立“雍西非遺基金”,
主要為了資助唐卡畫師與藏戲演員。
她站在基金會的辦公室,身后掛著母親的一張演出照片。
照片里,雍西穿著紅色披肩,笑得溫柔。
韓紅知道,這是母親想看到的告別方式——沒有喧鬧的儀式,
只有對文化的守護和對孩子的關懷。
韓紅的慈善之舉,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很多人不知道,她收養了200多個孤兒,韓厚厚是其中一個。
那年,纜車事故無情地奪走了一對年輕夫婦的生命,
而他們拼盡最后的力氣,將孩子高高舉過頭頂。
韓紅看到新聞,趕到醫院,抱起了那個小小的男孩。
她為他取名韓厚厚。
從那天起,她下定決心,終身不嫁,
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這些孩子。
韓紅的家,已然成為孤兒們的避風港。
她用自己的積蓄,供他們讀書,帶他們看病。
每逢節日,她會親自下廚,給孩子們做頓熱騰騰的飯。
常有人問她為啥不結婚生孩子,
她就說:“我擁有二百多個孩子,難道還不夠嗎?”
這些年來,韓紅一直在慈善的路上。
她走遍西藏的村落,送去書本和衣服。
成立“雍西非遺基金”后,
她又開始資助年輕的唐卡畫師,讓藏族文化在他們的畫筆下延續。
每次看到孩子們翻開新書,
或者畫師完成一幅唐卡,她都會想起母親。
雍西的歌聲為人民而唱,韓紅的慈善亦為人民而做。
母女二人,一人借歌聲為媒介,一人以行動來表達。
雍西的歌聲雖已止息,
然而她的精神卻在韓紅的音樂與慈善之舉中得以存續。
04
雍西用她的一生,贏得人們的尊敬,
然而現在她離世了,
尊重逝者的遺愿才是最好的。
信息來源:
1、韓紅回應母親逝世:遵照母親遺愿,不設靈堂、不辦儀式.青瞳視角.
2、歌手韓紅,有新身份!.上游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