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記得當年那個唱情歌唱到人心里去的廖百威?頂著“情歌王子”的頭銜,紅透了廣東樂壇半邊天。
《白云深處》和《失落傳奇》至今都是一代人的青春回憶,可就在大家以為他會一直唱下去的時候,他卻突然消失了。
現在,人們只能在網絡上的一些照片中里看到他,那么當年的“情歌王子”去哪兒了?他又經歷了什么?
01
說起來,廖百威當年是真的火,八九十年代的廣東,流行音樂開始冒頭,廖百威趕上了好時候。
星海音樂學院畢業,進了歌舞劇院,這在別人看來是鐵飯碗,但他偏偏不想要,他心里有火,想唱自己的歌。
結果,這一“出走”,就走出了一片天,他的嗓音有磁性,又深情,唱情歌特別有味道。
很快,廖百威的歌就傳遍了大街小巷,專輯賣到脫銷,各種獎項拿到手軟,“情歌王子”的名號,就是那時候叫響的。
可就在最紅的時候,他卻突然“不見”了。
“其實,我當時挺迷茫的。” 多年后,廖百威回憶起那段時光,眼神里閃過一絲復雜。
當時的廣東樂壇,雖然表面上很熱鬧,但原創的東西太少,翻唱、口水歌太多了。
廖百威覺得,自己好像成了一個唱歌的機器,每天重復著同樣的旋律,找不到突破口。
“我不想一直唱別人的歌,我想唱自己的東西。”
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廖百威在所有人都難以置信的目光中,他決定要出國發展。
“那時候,我的家人在國外,我也想和他們在一起,而且,我也想換個環境,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國外,廖百威放下了麥克風,做起了生意。
不得不說,廖百威在做生意方面也很有天賦,他做貿易,開餐館,很快就賺到了錢。
但物質上的富足,并沒有讓他感到快樂,他每天都在想,他到底在干什么?他的人生難道就這樣了嗎?
02
更可怕的是,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自己竟然唱不出歌了。
“我當時真的慌了,感覺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最重要的東西。”
“在自己還可以唱的時候,沒理由放棄。”
1994年,廖百威再次回到了國內。
回到國內,廖百威發現,廣東樂壇已經變了模樣,一批優秀的原創歌手涌現出來,音樂環境比以前好了很多。
他看到了希望,簽約了唱片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原創專輯。
雖然沒有達到當年“情歌王子”的高度,但廖百威覺得,這一次,他唱的是自己想唱的歌。
如果說出國是為了尋找新的方向,那么回國后的廖百威,似乎更加不安于現狀,沒過多久,他又做出了一個讓很多人不解的決定,北上。
廖百威北上,并不僅僅是為了唱歌,他在北京開了一家傳媒公司,只要是和音樂相關的產業他都會試一試,打算多元化的發展。
在北京的幾年,廖百威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源,2000年后,他又回到了廣州,繼續在音樂和商業領域打拼。
回到廣州之后,廖百威漸漸的就退居二線了,他持續經營著文化公司,并且涉足其他諸多行業。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廖百威要去做這么多生意,對此,廖百威坦言,做生意是為了更好地支持自己的音樂事業。
只有經濟獨立,他才能更加自由地 追逐自己的音樂夢想。
03
現在,廖百威已經60歲了,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他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家人。
不過他在上默默的開通了自己的賬號,和網友分享一些自己的日常生活。
因為太過于低調,他的粉絲其實并不多,但他卻一直不間斷地更新,也經常會在評論區和網友互動。
不過最讓人驚嘆的還是他的外表,這么多年居然都沒有什么變化,一副娃娃臉,60歲的年齡看著像40歲的人。
因為在各個方面的優秀表現,現在的他還是廣州市的人大代表,演藝人協會的主席,在廣州娛樂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在他的家庭方面,兒子廖廷君也繼承了他的音樂基因,走上了音樂道路。
廖廷君從小學習鋼琴,但直到成年后才開始唱歌,這讓廖百威感到非常意外,因為兒子從來沒有跟他透露過自己喜歡唱歌。
作為父親,廖百威非常支持兒子的選擇,盡自己所能為他提供幫助。
雖然廖廷君在臺前的成就可能不如父親,但他主要從事幕后工作,為電視劇、電影和紀錄片制作音樂。
廖廷君已經結婚生子,廖百威也升級為爺爺,一家人其樂融融,享受著三代同堂的幸福。
不過有意思的是,廖百威的基因確實強大,祖孫三代站在一起,看著都實在是太像,有點“共用一張臉”的感覺。
而且因為廖百威保養的確實不錯,父子二人如果被不知情的人看到,還以為是親兄弟呢。
也許,對于廖百威來說,現在這樣平淡的生活才是最真實的,最幸福的。
回顧廖百威的人生,充滿了不確定性和困境。
從歌舞劇院演員到流行歌手,從歌手到商人,從臺前到幕后,他的人生軌跡不斷變化,但他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夢想的初心。
廖百威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不止一種可能,不要給自己設限,要敢于嘗試,敢于挑戰,才能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信息來源:廖百威百科,個人賬號
羊城派:“紫荊文藝獎”在穗揭曉,廣東四位作家獲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