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美國“The War Zone”網站,就最新出現的空警-700動態,進行仔細分析,最終認為“空警-700是目前中航工業最復雜、智能的預警平臺,能有效針對彈道導彈和隱身戰斗機”——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超過美國空軍E-7A和美國海軍E-2D。
▲“The War Zone”網站對空警-700的核心評價是“智能”
空警-700一般被認為是空警-500的后續型號,在技術上也確實有連續性,但這個“連續性”主要集中在機身硬件,兩者的雷達、作戰系統甚至是設計定位,其實已經截然不同。國產中型預警機始于空警-200,這款“平衡木”結構的裝備,是當時國內缺乏可改造伊爾-76平臺,不得已的過渡選擇。因此,等到局勢稍微好轉,真正意義上的目標型號——空警-500,就應運而生。
▲空警-200是不得已之下的過渡裝備
恰好國產軍事工業在這個節點水平大增,于是空警-500設計目標一改再改,到量產時已經邁入第三代預警機技術門檻,與美國E-2D、以色列G-550并稱全球三強。從技術上來講,第三代預警機是在前一代基礎上強化而來——關鍵是雷達探測精度、網絡傳輸速度和信息分析能力。這種升級模式和幅度,有點類似第四代早期戰斗機,向四代半戰斗機的轉變。因此,全球有很多用戶,是通過升級二代預警機趕上時代,其中就包括國產空警-2000、空警-200和美國E-3,但第四代預警機就不一樣了。
▲空警-500的水平就比較出色了
空警-700的“雙波段預警機”標簽,讓很多人誤以為搭載了雙波段雷達,其實這個“雙波段”概念,指的是紅外搜索設備和雷達,在電磁波里的不同頻段——以運-9的體型,想實現真正意義上,兩款不同波段雷達共用同一數據處理后端的結構,現有技術很難實現。其真正應用的,其實是雙面陣、雙模構型。這種構型最大的好處,是使用比較靈活,“凝視”功率強,本質上屬于反隱身手段里比較晦澀的手段:既然空中平臺不方便搭載長波雷達,那就強化紅外和光電探測手段,獲取大概方位后,再通過雷達“凝視”模式建立精確坐標。
▲055的艦載雷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雙波段
第五代戰斗機往往正面隱身效果最佳,其他角度會差一兩個等級。紅外搜索設備和雷達配合的模式雖然有點勉強,但只要不是面對五代機正面,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因此,空警-700等于是在付出一定代價后,將一只腳邁進了第四代預警機門檻,有點類似俄制“匕首”,在高超音速導彈領域的地位。因為這種模式對軟硬件要求很高,所以第三代預警機,很難通過技術改造升入第四代。這就像第四代戰斗機,不管怎么改,都無法成為五代機。
▲出口轉內銷的E-7A,連這個門檻都沒有邁過去
至于應對全方位隱身六代機的任務,空警-700其實只能打個下手,真正的核心,是傳說中的“空警-3000”。這款以運-20B為平臺的大型戰略預警機,憑借更強、更完善的反隱身設計,具備對五代機正面、六代機全面的遠距離探測能力,也是配合國產六代機作戰的新一代指揮預警平臺。可以說,經過二十多年的“小步快進”,國產預警技術已經迭代到世界巔峰。而在運-20B成熟后,國內也不復往日只能用空警-500撐場面的尷尬,能通過“空警-3000”展示自己的真正風采。
▲運-20B的含金量很高,非常高
美國空軍現在還為中航工業兩款六代機而煩惱,并未對“空警-3000”有足夠的重視。事實上,就以美國空軍不得不接受E-7A這款,十多年前出口澳大利亞,最多算第三代預警機巔峰的裝備來看,雙方在預警機領域,也即將拉開差距。這是20年前國內苦苦追趕時,根本無法想象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