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實習生 顏詩語 攝影報道
這兩天,在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我們見證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救援。
28歲的成都外賣小哥小楊因為感冒到鄉鎮醫院就診,轉院到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確診為暴發性病毒性心肌炎。期間,小楊曾一度出現嚴重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等情況,郫都區人民醫院緊急啟動ECMO治療。
此時,距離ECMO儀器在郫都區人民醫院的裝機完成,剛剛過去一個月。“以前遇到這種突發情況,患者只能緊急轉院到華西或省醫院。”該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張華告訴記者,郫都區人民醫院是成都區縣醫院中較早使用ECMO進行重癥治療的,醫院引入的這臺設備,為小楊的救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ECMO為小楊的救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一次生命救援
從決策到體外生命支持用時40分鐘
在醫院ICU經過6天的治療后,小楊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
4月8日,小楊因胸痛胸悶前往當地鄉鎮衛生院就診,初診疑似為急性心肌炎。衛生院處理此類病癥的經驗與醫療條件不足,小楊在當天上午轉入郫都區人民醫院。
“他說近期有過感冒,結合飆升的心肌損傷標志物,確診其為暴發性病毒性心肌炎。”張華告訴記者,確診后小楊便轉入ICU治療并嚴密檢測生命體征,3小時后,他出現嚴重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等情況,醫療團隊實施氣管插管等器官功能支持,“但效果不是很好。”
張華與團隊當機立斷啟動ECMO應急預案。
在與四川省人民醫院的專家團隊線上商討緊急制定治療方案后,下午4點50分左右啟動ECMO治療,從決策到建立體外生命支持僅用時40分鐘。“ECMO正式運轉前一分鐘,小楊的心臟幾乎快要停跳了。儀器啟動后才出現轉機,生命體征逐步穩定,針對原發病的治療終于得以展開。”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又稱體外膜肺氧合,核心部分是膜肺(人工肺)和血泵(人工心臟),可以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進行長時間心肺支持,為危重癥的搶救贏得寶貴的時間。小楊入院時,距離這臺設備的引入剛過去一個月。
張華告訴記者,為了保障小楊的生命健康,醫護人員專班進行24小時不離人的監護治療。經過6天100多個小時的持續生命支持,小楊的氧合指數及心功能情況逐漸改善,經全面評估后,已于13日脫離呼吸機支持,14日停用ECMO 支持。
醫生為小楊進行診療
醫院暖心守護
主動免去部分治療費用
提起救治過程,小楊的父親仍然心有余悸。小楊平時在郫都跑腿送外賣,父母在青白江老家務農,內斂的他通常都是報喜不報憂。接到兒子電話的時候,他覺得“天塌了”。一方面,擔心孩子的生命健康,另一方面,也擔心治療的費用。
守護小楊生命奇跡的ECMO,一旦開機也面臨著高昂的費用。治療期間,醫院關注到小楊的經濟狀況后,主動減免了ECMO治療部分費用。“小伙子還年輕,希望他早日恢復健康后回歸社會,可以做更多貢獻。”張華表示。
4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在郫都區人民醫院看到,小楊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意識清楚,呼吸、循環狀況穩定,心臟功能明顯改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