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616字,閱讀大約需要7分鐘
網易有道聽力寶內的教材和網盤資源文件到底有沒有版權?個人分享的資源如何進入到了官方平臺?第三方的內容審核又該由誰來把控?
北京商報記者丨吳其蕓
在北京商報推出的《》調查后,近日有家長反饋:不僅是北京版英語教材,滬教等英語教材中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家長們進而追問:網易有道聽力寶內的教材和網盤資源文件到底有沒有版權?個人分享的資源如何進入到了官方平臺?第三方的內容審核又該由誰來把控?
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版小學英語教材的出品方——北京出版集團獲得證實,相應教材的版權網易有道聽力寶的版權已過期未續簽;網易有道聽力寶中個人云盤分享的資源并未獲得官方授權。
網易有道聽力寶教材版權存疑,也給教育創新下如何加強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問:英語教材是否有版權
對于家長們普遍反饋的“購買時承諾有版權”、購買后“網盤個人分享替代正常路徑”的質疑,北京商報記者聯系網易有道,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產品內置資源的教材版權情況因產品型號及時間會有變化,具體根據當年是否與版權方有授權合作為準,用戶購買時可通過客服進行詳細咨詢。
但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出版集團教材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得到回復稱,北京出版集團曾將小學英語教材授權給網易有道使用,授權期限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止,合同期滿后,雙方未續約。
針對個人云盤上傳的資源,北京出版集團教材分公司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截至目前,該社沒有授權許可任何個人云盤進行資源分享,未經本社授權使用該社教材版權等行為,應視為侵權。如果企業想在學習機等產品上使用屬于本社版權范圍內的相關資源,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取得該社授權許可。如涉及侵權行為,該社可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權益合伙人孫宇昊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明確規定信息網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使公眾可以在其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如果企業在熏聽機、學習機中存儲或通過服務器提供教材內容(如文字、音頻),需要取得著作權人授權,包括與出版社簽署版權授權合同,否則可能構成侵權。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如果企業要使用正版教材或出版物,必須要向相關機構申請版權授權。像上述企業的產品中,僅有部分教材有“官方授權”的標識,一方面可能是企業對版權標識不夠規范,并未完全遵從相應的版權規范要求;另一方面,企業沒標注的教材也可能并沒有獲得相應的版權授權。一般來說,企業在獲得版權授權后,會在產品中進行相應的標識。
北京商報記者還采訪到一家大型教培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透露,企業在產品中所使用的各種教輔書,都要與官方進行合作,教材也必須要有相應的授權。對于企業來說,取得相應的版權授權,也會大力宣傳,并作出相應的標注。
孫宇昊建議,相關企業應尊重知識產權,合法使用教材,與出版社簽訂書面授權合同,明確授權范圍,如使用方式、地域、期限、付費標準等。
而就在北京商報刊發《》,北京出版集團明確回應“小學英語教材版權合同到期后未續簽”后,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網易有道京東自營旗艦店聽力寶Pro產品頁面已經刪除“包含北京版、滬教等校內教材”的宣傳圖。
對此,北京商報記者采訪網易有道方面,網易有道回復稱,公司在版權到期時就進行了官方宣傳素材更換,但型號和渠道比較多,可能有部分頁面疏漏,目前在看到報道后正進行全面排查,如有用戶受影響可以隨時與客服反饋,網易有道的售后會跟進處理。
二問:
個人分享資料如何進入“官方推薦”
版權之外,包括張妍在內的家長用戶也對有道云盤內個人賬號分享的資源文件都是誰上傳的、個人分享的資源又是怎么進入官方平臺的提出了質疑。
對此,網易有道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回應,產品App內的“有道云盤”為社區用戶共享資源的工具,非官方資源提供渠道,主要是滿足用戶共享優質自定義學習資源的需求。因此成為產品高頻使用功能,獲得了大量用戶上傳并分享資料的工具。
然而包括張妍在內的多位家長向北京商報記者提供的截屏顯示,自己在咨詢網易有道聽力寶官方客服“是否有北京版英語教材”時,均為官方客服提供的網盤引導。且根據北京商報記者此前報道,用戶想在聽力寶使用該網盤內容,還需提前下載有道智慧學習App進行一系列的授權等操作,這在張妍在內的用戶看來,已經算是“官方渠道”。
不僅如此,網易有道方面給記者的回復也與自己客服給用戶的回復自相矛盾:網易有道聽力寶客服在介紹網盤問題時稱,有道云盤的共享資源是熱心網友分享的,聽力寶設備的內置資源則是通過教研老師上傳的。普通消費者上傳的文件無法共享給所有用戶,僅能自己使用,普通消費者上傳的教材要想分享給其他用戶必須先成為網易有道的“合作用戶”。消費者要填寫姓名、手機號等相關信息,并備注合作形式、產品等,客服會將這些信息反饋給相關老師。
在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華德榜創始人宋向清看來,網易有道通過開放第三方分享機制,試圖彌補內容生態短板,這種“眾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對個性化學習資料的需求,但不可否認內容安全存在潛在隱患,當第三方分享資源的審核機制不透明,客服回避監管責任歸屬時,有關價值觀錯位、版權糾紛、技術漏洞等問題就難免引起家長擔憂。而這種情況既可以看成是教育教材因內置資源等硬件產品不足而拓展內容生態的創新嘗試,也暴露出當前教育類UGC(用戶生成內容)監管體系的薄弱環節。
三問:第三方內容審核誰來把控
版權與內容來源之外,家長們更關心的是“誰來審核這些個人提供的資源”。
網易有道方面回復給北京商報記者稱,有道云盤按照國家規定,配備了網易易盾的內容審核、攔截系統,同時具備投訴舉報等安全管理機制,便于確保UGC(用戶原創內容)分享內容的安全性,如遇到侵權投訴等問題,也會及時人工跟進處理。
客服則并沒有直面回答,而是回復到:云盤是第三方家長分享的,平臺僅能限制分享學習類的資源,如涉及敏感信息系統會過濾。
宋向清認為,網易有道聽力寶引入個人分享資源可能是出于豐富資源庫、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的考慮。但網易有道也應承擔起相應的監管責任,確保這些分享的資源符合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不傳播有害信息。
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也認為,企業應對平臺提供的所有學習資源承擔審核責任,這是企業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而不是讓消費者自己來一一進行核對。無論是設備內置資源還是個人用戶上傳的內容,平臺都應具有審核責任。以社交平臺為例,其內容管理通常采用雙重監管模式:一是發布前的前置審批,確保內容合規性;二是投訴處理機制,對涉嫌侵權內容及時下架。
“然而,面向學生的學習資源,企業應當執行更為嚴格的審核標準。”熊丙奇表示,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已經接觸不適合學習的內容,即便事后下架也已造成不良影響,所以企業在產品端上架的資源內容必須嚴把質量關。相較于普通出版物,學習類資源的審核標準應當更為審慎,嚴禁未經審核的個人資源隨意發布。
近年來,部分教培企業將研發和生產教育硬件作為轉型方向,陸續推出學習機、熏聽機、學練機等產品,但問題也隨之產生。早在2023年,有家長表示在孩子的科大訊飛學習機中發現了一些詆毀偉人、扭曲歷史等違背主流價值觀的內容。對此,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回應稱,已在發現后第一時間下架內容,并對負責保障內容安全的合作伙伴作出處罰處理,同時內部已經將用于大模型上的內容審核機制放在了學習機上,力求使學習機的內容審核更加嚴格。
“目前,國家對線上學習內容的監管并非完全空白,但針對像網易有道聽力寶這種具體的產品形態和資源引入方式,監管的覆蓋范圍和力度可能還不夠全面和深入。”宋向清分析道,未來隨著線上學習的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國家對線上學習內容的監管力度將會不斷加強。相關部門將加快制定和完善針對線上學習內容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明確各方的責任和義務,規范線上學習內容的生產、傳播和使用。
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常莎提出建議,企業應“自掃門前雪”,下架未授權內容,與出版社補簽協議;并對用戶分享資源進行嚴格審核,過濾侵權內容。同時,要完善機制,建立版權審核制度,要求用戶上傳資源時提供授權證明;設置侵權投訴通道,及時響應并刪除違規內容。此外,企業也要明確告知,在用戶協議中禁止上傳侵權資源,并公示法律后果。
宋向清還說到,教育硬件的內容安全不僅關乎企業的商業信譽,更關系到未成年人的價值觀塑造。網易有道聽力寶的爭議,也給教育創新下如何加強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唯有通過“立法細化+技術賦能+行業自律+社會共治”的四維治理體系,才能實現教育資源的開放共享與內容安全的動態平衡。家長作為最直接的利益相關方,也應積極參與監管規則的制定,推動行業向更透明、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編輯丨汪乃馨 實習編輯 王若愚
圖 片 丨受訪者提供、京東APP截圖、微信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