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近日,北京市“安心通學路”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東城區燈市口小學召開。在學校外的燈市口北巷,記者看到道路一側施劃著非常亮眼的“彩色步道”,道路另一側則明顯地標記出了幾處“家長等候區”。
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北巷的“彩虹步道”和“家長等候區”。王輝/攝
燈市口北巷作為北京景山學校(小學部)、燈市口小學學生入校最主要的通道,早晨入學人流密度高達3000人次以上。代步車、電動車、自行車混行一直是長期以來困擾該地區師生和家長的安全隱患問題。自“彩虹步道”啟用后,上下學高峰期,家長和志愿者引導孩子走“彩虹步道”,接送孩子家長無須再進入燈市口北巷。“彩虹步道”內禁止停放各類機動車及非機動車,各類車輛均不得碾壓、借道“彩虹步道”通行。
在“安心通學路”建設工作現場會上,北京市東城區教委主任周林介紹,東城區秉持“兒童友好”理念,積極推進“安心通學路”建設,助力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目前,東城已累計施劃了170余條“通學路”以及200余處“家長等候區”和“安全島”;東城區還以“安心通學路”建設為突破口,將校園交通治理與老城更新、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深度融合,打造“胡同慢行環線”,串聯多所學校與社區公園,實現“步行上學、一路通達”。
北京市“安心通學路”建設工作現場會在東城區燈市口小學召開。王輝/攝
目前,北京市東城區將匯聚了6所學校的燈市口地區打造成了街區治理樣板,校際協同建立“通學聯盟”,實現學生錯峰流動,科學規劃有限空間,將“燈市”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展示,打造“文化通學路徑”。
據了解,通過綜合治理后,燈市口地區高峰時段擁堵時長平均縮短15分鐘,道路通行效率提升40%,交通秩序顯著改善,違法停車減少70%,師生及家長遵守交通規則自覺性顯著增強,校園周邊事故率下降90%。
據了解,2023年6月1日,北京市23部門聯合出臺《北京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了“加強兒童友好慢行交通系統建設,改造增設一批‘安心通學路’”的工作要求。
北京市“安心通學路”建設工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開展學校周邊交通治理,對上下學時間和地點進行優化調整,有條件的學校增設出入口或實施錯時上下學等管理措施;二是增設適兒化交通標志,對學校周邊交通信號燈等交通設施設備采取適兒化改造;三是合理規劃建設學校周邊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設施,加強緊急報警裝置、實體防護設施等安全設施建設;四是配齊“警察隊伍”“教師隊伍”“安保隊伍”“志愿者隊伍”四支隊伍,齊抓共管保障師生安全。
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北巷的“安心通學路”。王輝/攝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方提出,北京市各區各部門各街道各學校要制定并有效實施“安心通學路”工作計劃,明確工作要求,細化任務清單和時間節點,壓實主體責任,強化資金支持,確保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