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警再度上演“碰瓷大戲”,4次沖向中國海警艦,最近距離僅為10米,菲律賓如此瘋狂的背后,究竟是野心的膨脹,還是美國的撐腰?
2025年4月14日上午,黃巖島附近海域再度上演了驚險的一幕,菲律賓海警船在沒有預告的情況下,連續4次穿越中方艦艇行駛航線,并以十分危險的接近中方海警艦。
雙方船艦距離最近的一次僅僅相差10米,面對送上門來的挑釁,中國海警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而是依法采取專業操作,進行喊話和規制措施,成功將菲律賓海警船逼退。
菲律賓如此瘋狂的背后,并不是想要與中方海警硬碰硬,而是想要通過碰瓷,拍下“沖突”發生時的影像和照片,而后大肆炒作,制造輿論話題,從而抹黑中國。
從近期菲律賓在南海的種種舉動來看,碰瓷計劃似乎早有預謀,菲律賓海警發言人曾表示,中方使用的聲波武器導致船員不適,直接略過是菲船主動發起挑釁的事實,對中國抹黑的背后,還有其他的小心思。
美防長赫格塞斯在訪問菲律賓時,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中國的忌憚,表示要加強美菲之間的軍事合作,尤其是4月下旬,以美國為首,菲律賓在內的八個國家,將舉行大規模的海上軍事演習,在此時抹黑中國,也算是為演習找到了更多的借口。
而菲律賓之所以緊盯著黃巖島不放,就在于該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輻射整個呂宋海峽,能夠建立軍事基地,還具有極強的經濟價值,所以菲律賓從來沒有隱藏奪走黃巖島的野心。
中菲在黃巖島問題上的爭議,因為美國的插手變得愈發復雜,尤其是近期的一則新聞,更是引起廣泛關注,美國地圖公司谷歌公然將菲律賓西部的海域,改稱為“西菲律賓海”。
這無疑是美防長赫格塞斯訪菲期間,公然將南海改稱為“西菲律賓海”的跟進,先是用輿論造勢,而后用技術跟進,美國就是想通過更改南海的稱謂,達成對中國的挑釁,在日后的南海問題上逼中方做出讓步。
除了更改海域的稱呼外,美菲的軍事合作也呈現出無比緊密的態勢,美方在呂宋島部署了反艦導彈系統,直接劍指中國南海與臺海,除此外,還以極高的價格向菲律賓出售了20架F-16戰機,再現美方的“敲詐”本色。
菲律賓2025年的軍費雖然比以往有所增加,但依舊很吃緊,一口氣吞下美國這么大的訂單無疑是有苦難言,但目前還要靠美國撐腰,馬科斯只能迎頭吃下這個悶虧。
除此之外,馬科斯之所以不斷迎合美國,除了制衡中國外,有自己的考量,那就是菲律賓中期選舉將至,他的支持率卻低于副總統莎拉,接連爆出的政治丑聞,也讓他的公信力下降,為此他只能將矛盾轉移,借美國這個靠山,在南海不斷掀起波瀾。
除了輿論造勢外,硬件也不可或缺,近日菲律賓為其海軍“史上最強護衛艦”舉行歸國儀式,該戰艦名為“米古爾·馬爾瓦爾”,配備航空導彈與反艦導彈,相比菲律賓海軍其他的戰艦,在防空和反潛能力上可以稱得上是名列前茅。
即使菲律賓將該戰艦吹上了天,但該戰艦還是有許多的短板,沒有配備區域防空導彈,火力密度覆蓋不足,一旦遇到飽和打擊,生存率極低,尤其是體系化作戰能力缺失,實戰中或將成為海上的“活靶子”。
而這已經不是菲律賓第一次從韓國買武器,近些年來,菲律賓從韓國采購了多架戰機和戰艦,由于軍費緊張,往往看重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軍事威懾力是否上升不得而知,但一定加劇了政府的財政危機。
對于菲律賓在南海的頻頻挑釁,中方的態度也無比明確,那就是堅持捍衛主權的完整,不管是在輿論上抹黑,還是更改海域名稱,都無法動搖中方的立場,除此外,中國的海上力量也能夠擊碎某些國家不切實際的幻想。
馬科斯出賣主權換取美國的站隊的行為,無疑是將整個國家的利益棄之不顧,而這必然引發強烈的反噬,如今的烏克蘭就是前車之鑒,美國針對中國不斷打響的“輿論戰”“關稅戰”,也是中國綜合實力不斷變強的有力證明,中方的態度一直很明確,那就是“要談,大門敞開;要打,奉陪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