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戰役是朝鮮戰場上最為悲壯的一戰,戰役結束后,北京方面收到傷亡數字后,偉人潸然淚下,說道:總體傷亡四萬多人,凍死凍傷就有三萬多,這是用戰士的生命換來的教訓,太慘痛了,也太傷軍隊的士氣了。
而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可以說是妥妥的人禍,被緊急調往朝鮮的第九兵團本來正在南方接受海戰訓練,完全沒有準備好前往朝鮮,但突然接到通知,除了少數高級將領,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部隊開拔到哪里,十幾萬人急急忙忙的跨上了開往東北的火車,本來部隊的計劃是在沈陽停下換裝和等待補給,可在半路上又突然改變計劃,整個部隊直接跨過了鴨綠江,
關于冬裝發放的問題有兩種說法,第一個是東北軍區副司令賀晉年在中朝邊境上看到這支部隊后大為驚訝,說道“你們這樣入朝,沒走到前線就已經被凍死了,”隨后緊急調當年關東軍留在倉庫里的五萬件冬裝,又命令所有不過江的邊防部隊把冬裝脫下來給赴朝鮮的部隊,但這些衣物遠遠不夠,很多士兵沒有得到棉衣棉鞋,
第二個說法則是;在1950年11月18日,后勤部門已經調撥了足夠量的棉衣棉鞋還有絨褲和棉背心,但這些東西卻沒有發到一線將士的手中,當時部隊中有很多南方的后勤管理人員,根本不知道東北的嚴寒是會凍死人的,所以對這些御寒裝備發放的十分不及時,
而有些領到物資的部隊則因為收到緊急作戰命令,要求快速進入伏擊地點,所以要求放棄輜重,加速急行軍,這些笨重的御寒服裝全部被丟棄,在到達指定地點后,大批戰士被凍死凍傷,造成了嚴重的后果、
很多幸存下來的志愿軍戰士回憶當年的情形,我們都是在南方參加的解放軍,根本沒有來過東北,我們離開南方時的溫度還在十八度左右,可到了朝鮮后,當地的氣溫為零下二十度,大批的戰士開始發燒,隨著戰斗的打響,沒有御寒衣物成為我們的致命傷,因為寒冷讓一個連隊里幾乎沒有幾個人能站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來到柳潭里地區,這里白天也至少是零下三十度,槍都被凍住了,戰士們大批的凍傷凍死,整個部隊幾乎失去戰斗力。
而我們的對手美國軍隊也記錄下了當時的慘景,我們攻占了陣地后,山頭上布滿了死去的中國軍人,但他們不是被我們打死的,而是凍死的,這些士兵穿著單衣單鞋,每個人的臉色都是鐵青的,或者是幾個人抱在一起取暖時凍死的,這是一支什么樣的軍隊,難道他們不知道朝鮮是高寒地區嗎?讓這些年輕的生命枉死,作為對手我都不忍目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