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太清與奕繪的京師生活》上冊,樊志斌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5年3月版。
內容簡介
該書以顧太清,又名西林春,和其夫奕繪一生的時間為線索,分十五個章節, 從西林春出生寫到離世,通過史料、其本人及友人詩詞留下的線索為基礎,并引入及介紹其所處十八世紀的北京社會文化、思想、習俗、制度、重要事件等內容,寫出了有關這位有“大清詞后”之譽的重要女詞人的一部立體的、血肉豐滿的、言之有物有據的傳記。
該書是一部真正意義上敘事流暢、內容豐富、人物形象豐滿的北京清代文學女性名家傳記。
《顧太清與奕繪的京師生活》下冊,樊志斌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5年3月版。
目 錄
第一章 西林春早年
第一節 家族、家庭
第二節 十六歲之前的成長與教育
第三節 西林春與奕繪的京師生活
第四節 子章子、《觀古齋妙蓮集 未冠集》
第二章 奕繪、靄仙
第一節 綿億、綿寧與天理教進攻紫禁城事
第二節 奕繪結婚
第三節 妙蓮與妙華
第三章 貝勒奕繪與養于顧氏的西林春
第一節 奕繪襲爵
第二節 一時之作
第三節 詩性靈與儒釋道
第四節 編定《南韻齋寶翰錄》
第四章 貝勒府中琴瑟和鳴
第一節 奕繪大病與西林春
第二節 道光二年、道光三年
第三節 西林春嫁入貝勒府
第四節 府邸的生活與講究
第五節 太清學作詩詞
第五章 奕繪的交游與郊游
第一節 韓三泰、裕恩
第二節 學習與課子
第三節 東陵差事
第六章 太清創作的第一個高峰期
第一節 道光九年隨侍東陵
第二節 妙華辭世
第三節 交游、新年活動
第四節 太清學詞、填詞
第五節 雙橋新寓
第七章 琴瑟和鳴:北京城與大南峪
第一節 營造天游閣、大南峪
第二節 死亡與道教
第三節 兒女一喜一悲
第四節 新年詩多
第五節 歌詩與閨友
第八章 逍遙游
第一節 奕繪辭官
第二節 游賞、姊妹
第三節 受道戒
第九章 閨閣的南下與北上
第一節 云林來京
第二節 道光十七年:云姜南去
第三節 春日游覽南谷
第四節 珊枝、紉蘭南下
第五節 沈湘佩來京
第十章 奕繪病與亡
第一節 奕繪病
第二節 閨友:相思、往來
第三節 四十歲不惑
第四節 珊枝逝
第五節 夏季活動
第六節 奕繪薨
第十一章 秋紅吟社
第一節 悲歡
第二節 姊妹聚首
第三節 起秋紅吟社
第四節 滇生、屏山
第五節 冬社
第十二章 兒女婚姻大事
第一節 道光二十年春
第二節 陳文述事
第三節 夏日游覽與修繕園寢
第四節 姊妹離散與復來
第五節 定郡王載銓
第六節 兒女婚事
第十三章 姊妹與兒孫
第一節 南峪
第二節 旗人閨秀入詩社
第三節 兒女
第四節 太清、少如、湘佩
第五節 詩詞漸少
第十四章 道咸交際十年間
第一節 道光二十五年
第二節 道光二十六年
第三節 兒女事了
第四節 云林、湘佩回南
第五節 道咸之際
第六節 友別親亡
第十五章 紅樓夢一場
第一節 云林亡故
第二節 憶湘佩、少如諸姊妹
第三節 英法夷寇京師
第四節 紅樓夢長
尾聲一:誰解老人悲
尾聲二:《紅樓夢影》、硯臺、育于顧氏
尾聲三:直系后裔與《天游閣集》尋訪
西林春年譜簡編
主要參考資料
《紅樓夢影》
太清詞得力于周清真,旁參白石之清雋,深穩沈著,不琢不率,極合倚聲消息。求其詣此之由,大概明以后詞未嘗寓目,純乎宋人法乳,故能不煩洗伐,絕無一毫纖艷涉其筆端。
曩閱某詞話,謂:“鐵嶺詞人顧太清,與納蘭容若齊名?!备`疑稱美之或過。今以兩家詞互校,欲求妍秀韶令,自是容若擅長;若以格調論,似乎容若不逮太清。太清詞,其佳處在氣格,不在字句,當于全體大段求之,不能以一二闋為論定、一聲一字為工拙。
——況周頤《東海漁歌》(西泠印社本)
五千年文明,無數英雄粉墨登場,在諸多方面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固然,英雄主要由男性扮演,但是,無數了不起的女性也在道德、能力、才華等諸多方面令人刮目相看,那些最了不起的女性,被寫人筆記、詩文和史書,并活在人們的記憶中。
《東海漁歌》
被稱作才女、且被公認的(不算小有才者),前有班昭、謝道錫、朱淑貞,后有李清照、顧太清,不過寥寥十數人而已。
清代是傳統文化集大成的時代,也是清詞中興的時代。論詞,有男中納蘭容若、女中顧太清的說法。清代詞人何其多,但有此句,足見顧太清在清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太清,姓西林,雍正名臣鄂爾泰家族后裔,名春,字梅仙,號太清,出生于北京香山健銳營鑲藍旗,平時自署西林春、太清春等,之所以以顧太清名傳世,皆因寄養于族姑母顧氏,且因清末民初南士不通北俗所致。
問題是,關于顧太清,我們了解的還不夠多。顧太清后人金啟棕先生有《顧太清與海淀》,開顧太清系統研究先河(不僅局限于太清詞上);張菊玲先生有《曠代才女顧太清》,仍以分塊(生平、交游、作品等)研究為主調。
《顧太清與海淀》
近十年來,關于太清、其夫奕繪的研究文章、碩士論文頗有一些,加深了我們對顧太清其人的了解。
但是,學界仍舊缺乏一部能夠貫穿太清生平、作品、思想認同的專著,缺乏一部帶有生氣的反映當時時代(嘉慶至光緒)、生活環境(北京與北京西郊)、家族狀態(貝勒、鎮國公)的著作,以至于大眾對太清的了解或者是片段式的,或者是片面的。
由于迄今缺少一部真正翔實、有生活氣息的顧太清傳記,社會上對顧太清的了解還不多,且有不少爭議。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高明的詩人往往作詩含蓄,對其作品的解讀容易產生歧義,更大的原因還在于,那些研究者不了解太清的特殊之處。
太清不僅是位女性詩人,她更是一個旗人,一個北京的特權貴族婦女,一個足跡遍布京師、西郊的旗人貴婦……
她的學養、見聞、審美、道德等全然不同于普通大眾,也全然不同于江南閨秀,更全然不同于今天的女性。
《曠代才女顧太清》
筆者2004年至曹雪芹紀念館工作,從事學術研究,方向集中于紅學、曹學、史地、園林、民俗諸方面(后者都是紅學何以有與其他學問不同的“個性”,以及有什么個性的證明),陸續撰寫各種專業文章六十余篇、文字百萬余。
顧太清出生的地方健銳營鑲藍旗,距離我工作的地方往南不過三四里地,她與丈夫奕繪筆下無數的地名,要么是我到過的、熟悉的,要么是經常出現在我的閱讀里。
顧太清不僅是詞人,也是文人,也是北京旗人,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傳播者,她還是一個《紅樓夢》的愛好者。實際上,《紅樓夢》是顧太清家族閱讀與傳承的核心內容之一;此外,太清還創作了一部《紅樓夢》的續書《紅樓夢影》。
這些機緣都使我決定要為她做點什么。
一個研究者能做的,也就是做點研究、寫點文字罷了,并盡量寫得翔實、客觀、系統些。于是也就有了這本書。
樊志斌
二〇二一年四月
《顧太清集校箋》
一
西林春(西鄰太清、顧太清)有一代詞后、李清照后一人的稱譽,固然已經是諸多文學愛好者的共識;其《紅樓夢影》在紅學史上也有濃墨重彩的一筆;其與奕繪夫妻琴瑟和鳴,堪稱少有的文壇佳話。
推廣而言,環境優渥、文學修養良好,使得太清的詩詞創作成為當時京師特殊階層生活方式的記錄;其與當時京師諸多閨秀(主要是江浙一帶宦仕家族女性)之間的詩詞唱和,更是一個時代女性文學與女性意識的反映;尤其太清處于嘉慶到光緒這一清代晚期大變革時代,她一生經歷與創作一定程度上成為時代變革中無意識的記錄。
《顧太清奕繪詩詞合集》
然而,當前諸多研究與傳播中,往往只在其作品的賞析與猜測上,并不顧及她們的部族屬性、家庭生活和以此造就的生活習性、審美傾向,不顧她們的所見所聞與文學創作關系。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這就使得作者的作品賞析往往變成研究者的個人喜好。
二
太清生活的主體空間是京師,但她生于香山,丈夫奕繪在房山大南峪修建園寢、陽宅,偶爾京東游玩、通州送客,因此,他們的足跡遍布京師、東西郊。因此,關于太清、奕繪的研究,又關系到地方史、風俗史。
在清代文化史、旗人文化史上,納蘭成德、曹雪芹、西林太清影響重大,三人皆為旗人,主要生活空間皆在北京,時段縱跨順治至光緒,幾乎有清一朝。清代、京師、旗人、《紅樓夢》成為三人共有的元素,文壇巨匠是他們共有的符號。
余出身于清史研究,從事紅學與北京地方史地研究多年,對與清代北京、紅學史有重大影響的人物懷有極重的感情,先后作《曹雪芹傳》《納蘭成德傳》,今復作《顧太清傳》,成旗人文學三大家傳,不亦宜乎,不亦快哉!
《顧太清詞新釋輯評》
三
在太清的研究和傳播史上,前有徐乃昌、張璋,后有張寶章,皆以官員身份介人太清詩詞的研究、傳播。
張寶章先生曾任原海淀區副區長、政協主席,著作甚多,系著名的海淀園林史地研究名家,對納蘭成德、曹雪芹、太清的作品都有相當的研究與介紹,對三人遺跡、紀念館的建設多有呼吁。
記得有位朋友說,當再大的官不讀書也不過一介俗吏。
金先生本為學者,又系太清后裔,無足為怪;而二張先生本來高官,多費精神,可勝感慨,可勝慨哉!
《顧太清詞校箋》
四
有位朋友出版詩集,自序云:“以此獻給天空、大地與真心不泯的人們。”
我覺得他說的很好,比那些獻給爹娘、獻給老婆之類的人好玩的多。我將書獻給誰呢?
獻給奕繪、太清,他們未必需要。
獻給家國天下,說那么大,無聊的很。
給予自己吧,畢竟是很下了一些功夫,是自己數十年學術積淀、數百天面對電腦的產物。
也給予那些有緣讀到此書的人,自信這本書系統講述了奕繪、太清的歷史,資料是系統、豐富、準確的,他們筆下的大清、北京、旗人,我都替諸位去了解了一些。
樊志斌
2021年7月20曰
定稿于2021年8月30日
《天游閣詩集》
作者簡介
樊志斌,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曹雪芹紀念館研究員、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曹雪芹研究》常務編委,主要從事紅學、蘭學、北京民俗研究,著有《曹雪芹傳》《紅學十論》《曹雪芹生活時代北京的自然與社會生態》等十部,撰寫發表各方面專業論文六十余篇,百余萬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