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亞灣開發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貫徹落實“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高位統籌推進區、街道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強化力量整合,推動治理從“九龍治水”逐漸向“一站統管”轉變,實現群眾訴求“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的目標。
綜治中心
“一窗受理、雙線分流、依法辦結”
各街道綜治中心與街道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合署辦公,根據實際設置相關功能室
走進大亞灣開發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綜治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綜合受理窗口前耐心解答群眾問題。一旁,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局等部門進駐室一字排開。
今年以來,大亞灣開發區對標上級工作指引,按照“區級主戰、街道聯動”模式和“有牌子、有場所、有力量、有機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標,推動區、街道綜治中心全面落實規范化建設。區綜治中心與區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有效整合,科學設置了引導受理區、多元調解區、指揮調度區,推動矛盾糾紛和信訪事項“一窗受理、雙線分流、依法辦結”。各街道綜治中心與街道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合署辦公,根據實際設置了相關功能室。
“過去群眾反映問題要跑多個部門,現在群眾有問題、有矛盾,到綜治中心就能‘找個說法’。”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該中心采取“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信訪以及社管等部門常駐,其他部門輪駐或隨駐”等方式入駐,同時吸收工會、婦聯力量進駐,發揮群團組織在勞動權益保障、婚姻家庭糾紛化解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入法律咨詢、心理服務、公益性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進一步拓寬解決糾紛渠道,基本實現“一中心多功能”,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矛盾,能夠及時給出解決辦法。
化解機制
“調解優先、依法解紛、信訪托底”
通過“登記受理—先行調解—風險研判—分類流轉—跟蹤督辦—案結事了”閉環工作流程,實現問題處置各個環節無縫銜接
“多部門聯動,讓我們感受到了公平和溫度。”事件得到妥善解決后,某企業負責人感慨道。今年3月初,大亞灣開發區內某企業一員工突發疾病去世,死者家屬與企業、勞務派遣公司因賠償問題僵持不下。街道綜治中心組織相關調處力量開展了數次調處仍未能實質化解,將事件上報區綜治中心請求協助處置。區綜治中心召開研判會后,立即組建專案團隊,并開展調解,多日居中斡旋協調,最終促成雙方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并順利簽訂人民調解書。
矛盾糾紛化解是綜治中心的核心功能之一。而矛盾糾紛能夠及時、有效調解的背后,是一套完備且高效的機制在提供堅實支撐。
區綜治中心始終秉持“調解優先、依法解紛、信訪托底”原則,構建起矛盾糾紛“全流程閉環化解”機制,通過“登記受理—先行調解—風險研判—分類流轉—跟蹤督辦—案結事了”閉環工作流程,實現問題處置各個環節無縫銜接。繪制綜治中心矛盾糾紛化解流程圖,積極引導群眾運用調解、行政復議、訴訟等途徑定分止爭,確保將矛盾風險化解在源頭、消除在萌芽狀態。
同時,大亞灣開發區根據矛盾糾紛的性質及輕重緩急,建立了“中心發起、部門響應、上下聯動、左右協同”聯動協調機制,即經分析研判后對一般性事件啟動常規聯動,對重大事件或突發事件,經快速研判后啟動緊急聯動,切實發揮區、街道綜治中心樞紐作用,有力強化了資源力量的統籌整合,提升整體協同效應。
此外,區綜治中心嚴格落實“日排查、周研判、月調度”工作制度,及時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重點做好涉重大項目不穩定因素攻堅化解。值得一提的是,區綜治中心還對登記受理、系統流轉的矛盾糾紛辦理情況實施全程跟蹤督辦,確保矛盾化解工作實現閉環。“街道、部門接收矛盾糾紛案件后,原則上應在20個工作日內辦結,若矛盾糾紛較為復雜,可延長10個工作日。‘案結事未了’的仍由相應職能部門或街道落實主體責任,做好引導工作。”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除了持續完善機制,大亞灣開發區還通過智能化技術為社會治理賦能。在區綜治中心的指揮中心,通過視頻聯控系統,可與3個街道實現會議聯調、實時調度。同時,依托“粵平安”綜治中心業務系統,全力構建“社會治安形勢動態分析、社會矛盾糾紛全程可溯”的社會治理新模式;研發“和美灣”大健康服務平臺,深度融合線上線下資源,實現心理“問需—評估—服務—跟進—反饋”無縫銜接。
據了解,今年以來,區綜治中心積極統籌各職能部門、各街道開展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有力維護轄區和諧穩定,提升居民的安全感與滿意度。
多元平臺
專業“心調”化解矛盾500余宗
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綜合治理,從“治心”角度切入社會矛盾化解
王女士是大亞灣區晴萱心理咨詢發展中心的負責人,她和同事已進駐區綜治中心多年,在區綜治中心開展以“心調”為先導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很榮幸成為綜合治理工作體系中的‘N’,看到那么多人經過疏導解開心結,我很欣慰。”王女士由衷感慨道。在她看來,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綜合治理是很有意義的創新實踐,這一舉措從“治心”的角度切入社會矛盾化解,體現了治理朝著精細化、人性化轉變。近年來,其心理機構憑借專業“心調”化解各類矛盾案件500余宗,累計服務超1000人次。
像王女士這樣專業性強、調解工作經驗豐富、參與到區綜治中心矛盾糾紛化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憑借專業知識,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矛盾糾紛,消除了一個又一個風險隱患。
近年來,大亞灣開發區整合法律服務資源,成立了區綜治中心暨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組建了公益律師隊伍,設立了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持續推動律師等專業力量深度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今年以來,律師、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等力量直接參與化解重大矛盾糾紛11宗。同時,該區還成立了大亞灣國際仲裁中心,引入線上爭議解決服務、跨境商事糾紛調解、仲裁確認等規則,截至目前共受理案件總數275宗,總爭議金額2.2億多元。
此外,大亞灣還通過強化機制建設,不斷激活群防共治力量,充分整合聯防隊員、村(社區)干部、網格內黨員、社工、志愿者、退役軍人等社會力量,深入推進“和美網格”治理,讓基層網格化治理根基越發牢固。
接下來,大亞灣開發區將持續深入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進一步拓展資源整合功能,拓寬中心工作機制優勢,推動綜治中心成為實質化解矛盾糾紛的主陣地,全面實現各類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為大亞灣長治久安與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力打造“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的嶄新樣板。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張嘉培 通訊員 鄭鈞 林美清 何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