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來越多國家舉起反制的旗幟之后,特朗普改口了,不僅要暫停部分產品關稅,還要開啟對話談判,但先到者先得,剛剛還在對中國示好歐盟果斷做出選擇。
關于談判減少或者豁免關稅這件事,特朗普松口了。美國近日接連傳出消息,透露愿意談判,并且已經列好了第一批談判名單。
大概是看外界反響平平,特朗普準備“下猛藥”,用蘿卜加大棒的方式進行威逼利誘。
首先是特朗普,在宣布暫停電腦、手機等部分電子產品的關稅措施之后,他又表示要在汽車領域采取一些行動,對汽車制造商提供幫助。
緊接著,美國財長貝森特就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開出一個條件。
他說,如果想要得到“最好的協議”,就需要率先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這樣才能獲得“先發優勢”。
說的簡單點,先到者先得。
美國說這話無非就是想調動其他國家與其談判的積極性,一方面滿足其“萬國朝拜”虛榮心,另一方面也是做給中國看的,就是想在中國團結其他國家的時候攪局。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趁機拿捏其他國家。
特朗普搞出這個“對等關稅”的政策,就是為了讓自己手里有牌可以討價還價,壓榨其他國家,包括盟友。
現在他們“關稅牌”已經打出去了,但效果并不理想,中國站在最前面,不肯對美國霸權低頭,身后的隊伍也在持續壯大,聯手應對美國關稅的力量越來越強。
這恐怕是特朗普沒有料到的。
所以他換打法了,想用小恩小惠吸引一些國家,從內部瓦解要反制美國關稅的隊伍。
然后,歐盟上鉤了。
歐委會已經發布聲明,宣布暫停對美國產品實施的反制措施,美其名曰為美歐之間的會談提供時間和空間。
歐盟這項反制措施,原本是在4月14號生效,持續3個月時間,但就在生效當天,他們取消了。
下周一,歐委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將訪問美國,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以及貿易代表格里爾舉行會晤,共同討論關稅問題。
在這之后,經濟事務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國際合作委員西克拉等人也將前往華盛頓。
但最近這段時間,歐盟一直在積極聯系中國,希望加強對華合作,以應對美國關稅帶來的沖擊。
現在歐盟的舉動,擺明了是對美國抱有幻想。
說實話,歐盟變卦并不會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咱們反制美國關稅的決定不會改變,除非美國完全改正錯誤。
反倒是歐盟自己,會因為自己的錯誤判斷和選擇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即便現在特朗普愿意跟歐盟展開談判,也不意味著他會對歐盟手下留情,在壓榨盟友這件事上,特朗普比拜登更有經驗。
所以現在歐盟及時回頭還是來得及的,畢竟中歐談判剛剛有點好苗頭,不過留給歐洲考慮的時間并不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