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晚注定是不平凡之夜,這一夜藍營難得展現強勢一面,讓支持者和中間選民耳目一新。
而全場的焦點無疑還是蔣萬安,因為他是臺北市長,他提出“倒閣”,他多次為藍營民代站臺,在支持者眼中,他成了新一代戰神,他不計個人得失,展現出斗爭的勇氣與決心。在某個瞬間,相信朱立倫看到了不一樣的蔣萬安,未來把藍營交到他的手上,可能讓自己更放心。
不得不說身為臺北市長,卻親自現身抗議自己轄區司法不公,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同時也擔著極大的政治風險。對此蔣萬安也有足夠的評估,由此才會提出自己愿意承擔所有責任,這份勇氣與擔當,一改過去民眾心中,藍營縣市長各自為政的不良印象。
此舉也激發了其他縣市長的熱情,侯友宜表態4月26日自己一定會走上街頭力挺藍營;盧秀燕也進一步聲援抗議活動,可誰能想到引導這一切的竟然是最年輕,身處最要害縣市的蔣萬安。
而其罕見提出“倒閣”提議,也得到了朱立倫的響應,其表示若能讓獨裁者(賴清德)下臺,不排除采取任何方式,為此也會及時與其他在野黨商討。與此同時基隆市長謝國梁也力挺蔣萬安,其認為在當下朝野激烈對立的局面下,有超過50位民代面臨罷免或重選,與其如此不如推倒重來。屆時藍白也才能名正言順發動支持者,現在反而被束住了手腳,既然發動罷免是民意,那么“倒閣”同樣也可以代表民意。
對于民眾黨方面,有人以民眾希望穩定為由反對“倒閣”,無疑站不住腳。
當下的大罷免難道就會讓局面穩定?要知道50多位區域民代面臨罷免、投票、重選,而且時間不一,民眾會更受其擾,與其如此還不如徹底重來。而且“倒閣”是在野唯一有機會實現,在立法機構達成三分之二份額的機會,若能達成目標,那么罷免賴清德就將成為可能。反觀現在綠營在罷免上處處給藍營設置障礙,甚至不惜動用司法制造罷免團體和支持罷綠民眾的寒蟬效應,這無異于讓對方拿著司法大刀,慢慢蠶食在野政黨,最后的結局一定不是藍、白樂見。
由此不難看出,蔣萬安突然提出“倒閣”絕非一時痛快,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甚至不排除與其團隊進行過深入探討才會得出這一結論。而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也與躊躇不前的藍營高層,形成了鮮明對比。或許朱立倫就是老了,就是想得太多,以至于瞻前顧后才會屢屢被動。他之所以沒出來反對蔣萬安的提議,或許內心中也認為自己確實落伍了,是時候交給年輕人來帶隊。
至于盧秀燕卻讓支持者極度失望,盡管作為2028島內領導人選舉的熱門人選,外界一度對其寄予厚望,然而每每在藍營遇到危機時,她幾乎都神隱。對于藍營臺中市區域民代被惡罷,更是被批欠缺支持力度,反而說支持包括綠營民代在內所有臺中民代。而對于藍營黨主席,在當下危機時刻其更是三緘其口,給外界的印象充滿了各種政治算計。
這次蔣萬安強勢現身更是彰顯了,盧秀燕與侯友宜過于城府,事后眼見事態起來了才敢發聲力挺。盡管朱立倫強調17日晚間的抗議活動是臨時安排,真正的大動員是26日的大游行,但對藍營支持者而言,這種說法顯然很難服眾,即便朱立倫本人恐怕內心也會充滿不悅。
事實也證明強勢起來的藍營才能看到勝利的希望,朱立倫對此恐怕也深有體會,經過這么大風波相信他自己也意識到問題所在。而從盧秀燕當下的各種表現來看,其未必是真正適合帶領藍營的領路人,藍營太需要一位敢戰斗、能戰斗、不計個人得失的黨主席了,而蔣萬安無疑已經領先了一大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