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孫艷玲 陳大釗)“現在政策、流程都公開透明,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補貼真正惠民,我們心里踏實多了。”談到這項補貼工作,婁底經開區大埠橋街道漣水村的村民感慨地說。
今年以來,婁底經開區紀工委監工委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紀委繼續抓好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的指示要求,持續落實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機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近期,經開區紀工委監工委以涉紀信訪治理為“破題”路徑,緊盯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補貼問題,強化監督檢查,嚴防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補貼“跑冒滴漏”。區紀工委監工委聯合區人社局等職能部門同題共答、同向發力,通過“核查存量、嚴控增量、信息賦能”等推動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補貼問題解決。
區紀工委監工委與大埠橋街道紀工委組成第二片區工作小組,以對漣水村星光組匿名信訪舉報的辦理為引,督促區人社局以“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補貼”為切口進行徹底清查。在13000余名“存量”被征地農民社保對象中,初篩出257名疑似身份不符的參保人員。區紀工委監工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定位,與區人社局、兩街道等職能部門專題會商,圍繞如何提高把關嚴格度等謀劃舉措,推動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對象認定審核到位。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和兩街道嚴格按“村級核實—街道復審—部門聯審”三級程序把關,確保核查結果公開透明。
針對后續新增被征地農民社保對象的認定,區紀工委監工委建議區人社局從兩方面入手:全流程接受監督防止出現紕漏;運用“互聯網+”提高效率。區人社局一方面嚴格執行“三審兩公示”制度,建立認定檔案管理制度,構建全流程監督機制,實現可追溯、可倒查。另一方面,聯合婁星區社保中心開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統”,接入湖南省人社一體化平臺,實時比對后自動攔截不符合條件人員、自動核算補貼金額并關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對異常情況自動預警動態監管、直接調取參保繳費、社保卡信息,實現群眾“零跑腿”。
“下一步,我們將對區人社局開展專項督查,確保存量問題整改到位,嚴查認定過程中的不作為、亂作為問題,以有力監督助推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提升。”區紀工委監工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一審:王星 二審:羅江 三審:劉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