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本書是貨幣金融學領域的經典教材,系統闡述了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理論、運作機制及政策實踐。第十三版結合全球金融市場最新動態與貨幣政策變革,為讀者提供全面、前沿的知識框架。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eric S.Mishkin)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銀行和金融機構艾爾弗雷德·勒納(Alfred Lerner)教授。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任職于聯邦儲備委員會。1994-1997年,擔任過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研究部執行副主席和主任、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助理經濟學家。
自1976年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以來,曾先后執教于美國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名譽教授、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助理研究員,是東亞經濟協會的前任主席。
米什金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貨幣政策及貨幣政策對金融市場和總體經濟的影響。先后出版了20多部專著與教材,包括《宏觀經濟學:政策和實踐》(Macroeconomics: Policy and Practice)、《貨幣金融學》(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等,并在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學術論文200余篇。
第1篇 引 言
第1章 為什么學習貨幣、銀行和金融市場? 3
第1章附錄 定義總產出、總收入、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率 19
第2章 金融體系概覽 22
第3章 貨幣是什么? 47
第2篇 金融市場
第4章 利率含義 63
第5章 利率行為 83
第6章 利率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 110
第7章 股票市場、理性預期理論和有效市場假說 131
第3篇 金融機構
第8章 金融結構的經濟學分析 153
第9章 銀行業與金融機構管理 175
第10章 金融監管的經濟學分析 201
第11章 銀行業結構與競爭 219
第12章 金融危機 248
第4篇 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操作
第13章 中央銀行與聯邦儲備體系 273
第14章 貨幣供給過程 296
第15章 貨幣政策工具 319
第16章 貨幣政策操作戰略與戰術 343
第5篇 國際金融與貨幣政策
第17章 外匯市場 375
第18章 國際金融體系 396
第6篇 貨幣理論
第19章 貨幣數量論、通貨膨脹與貨幣需求 423
第20章 IS曲線 439
第21章 貨幣政策與總需求曲線 457
第22章 總需求總供給分析 471
第22章附錄 菲利普斯曲線與短期總供給曲線 471
第23章 貨幣政策理論 510
第24章 貨幣政策中預期的作用 534
第25章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552
詞匯表566
在一個沒有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的理論世界里,金融中介機構可能會失去存在的必要。然而,在現實中,信息獲取和交易執行都需要資源和費用。以下是一些關鍵的觀點:
信息成本:在金融領域,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所有參與者都能夠免費獲取并處理所有必要的信息,那么金融中介機構的作用可能會減弱。然而,現實中存在信息不對稱,某些信息可能對于一些參與者更容易獲取,而對其他參與者不那么容易。
交易成本:即使在數字化時代,交易也需要費用,例如手續費、清算和結算成本等。在沒有交易成本的情況下,個體可以更輕松地直接進行金融交易,但在現實中,這些成本是存在的。
風險管理和信任:金融中介機構在處理風險管理和建立信任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沒有中介機構的情況下,個體之間的交易可能會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因為缺乏中立的第三方來處理糾紛和確保交易的安全性。
因此,盡管在某些理論框架下,沒有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情境下金融中介機構可能不再存在,但在現實中,這兩個因素的存在使得金融中介機構仍然在提供重要服務方面具有價值。
如果存在著完全的資本流動性,即國內居民購買外國資產和外國居民購買本國資產不存在任何壁壘,沖銷性匯率干預就無法使匯率保持在Epar,因為國內資產的相對預期回報率不受任何影響。例如,如果匯率被高估,沖銷性購買本國貨幣不會改變相對預期回報率和需求曲線,因此本國貨幣貶值的壓力仍然存在。如果中央銀行繼續購買本國貨幣,但是仍然進行沖銷操作,它的國際儲備就會不斷減少,直到最終儲備耗竭,中央銀行被迫讓貨幣價值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