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能建與內蒙古電力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充分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在電網規劃、工程建設、清潔能源、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多領域深化戰略合作,實現雙方高質量發展。
此次中國能建攜手國內第三大電網巨頭內蒙古電力集團的時機,正值“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規劃制定的關鍵窗口。 根據內蒙古電力經研院《內蒙古電網中長期發展思路》的 “十五五”電網發展規劃,2030年內蒙古電網的自用新能源總裝機將突破2億千瓦。由此,中國能建作為深耕內蒙的能源建設巨頭,將分享這一蛋糕。
中國能建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倪真表示,中國能建作為科技創新型、一體化能源型、綜合基建型、融合發展型企業,開創了以 “四型八網”打造高質量發展“四新”能建的嶄新局面。中國能建愿充分發揮能源電力全產業鏈、“能源+”等優勢,全方位、深層次參與蒙電集團電網規劃設計建設、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綠色氫能等領域項目建設,為內蒙古電力集團發展壯大貢獻能建智慧和能建力量。
內蒙古電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海峰表示,內蒙古電力正全力構建蒙西電網“內聯外通”新格局。雙方發展戰略高度契合,期待雙方以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為新的起點,助力蒙西電網實現綠色轉型升級。
內蒙古電力集團是內蒙古自治區直屬國有獨資特大型電網企業,負責建設運營自治區中西部電網,供電區域72萬平方公里,承擔著8個市(盟)工農牧業生產及城鄉1400多萬居民生活供電任務,同時向華北、陜西榆林和蒙古國提供跨省區、跨國境供電。截至2024年底,公司全年售電量完成3140.38 億千瓦時,全網最大供電負荷突破4887萬千瓦,資產總額達到1480億元,營業收入1216.76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
此次兩大巨頭攜手,可謂強強聯合,且恰逢其時。對中國能建而言,蒙西資源豐富,位置關鍵,地位重要。內蒙古在國家能源戰略布局中占據關鍵位置,毗鄰華北、東北負荷中心,是“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重要基地。煤炭儲量占全國1/4,能源生產總量約占全國1/6,外送能源占全國跨區能源輸送總量超三成,煤電保供量居全國第一。
中國能建參與蒙西電網建設,可攜手內蒙古電力,中國能建將可深度參與到蒙西電網轄區的清潔能源開發(如光伏、風電)、抽水蓄能及新型儲能項目,一方面強化其在跨區域能源輸送中的角色,同時依托內蒙古低成本綠電資源發展氫能產業鏈布局,為未來氫能等新興領域布局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可樹立央企與地方國企協同的標桿案例,鞏固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市場地位,為其他地區提供可復制的模式,提升中國能建在北方能源市場的影響力。
就內蒙古電力而言,當地經濟發展、產業多元化發展對電力需求持續增長,但內蒙古面臨傳統能源依賴度較高的問題,亟需通過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技術提升電網調峰能力,增強新能源消納水平。通過此次合作,蒙西可借助中國能建“能源+”綜合解決方案、電網規劃設計方面優勢,并通過能建強大的系統集成和工程能力實現眾多清潔能源項目的快速落地。
年初以來,中國能建深度參與蒙西地區清潔能源建設。中國能建廣西院總承包內蒙古阿拉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00萬千瓦光伏項目并網。項目位于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緊鄰烏海市,規劃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直流側總裝機容量119.5萬千瓦,新建2座220千伏升壓站。
同時,中國能建參與建設的我國單體最大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蒙西鄂爾多斯采煤沉陷區3000兆瓦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該項目是國家“西電東送”、“西部開發”內蒙古鄂爾多斯上海廟至山東臨沂±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重點配套項目,也是國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之一,裝機容量達3000兆瓦,共鋪設超過590萬塊光伏組件,面積超過了7000萬平方米,相當于把北京二環內的城區地面全部覆蓋。
4月16日?,由中國能建旗下葛洲壩三公司承建的內蒙包鋁風電項目首臺單機容量?7.15兆瓦?的風機成功并網發電,標志著項目建設正式跨入“邊建邊發、滾動收益”新階段。該項目位于內蒙包頭,是內蒙古新能源項目清單中的最大項目,總規模為120萬千瓦,中國能建承建其中31.46萬千瓦的風電集群,涵蓋44臺風電機組、變壓器和集電線路土建施工、安裝和調試等工程施工任務,將構建覆蓋設備安裝、系統調試全周期的清潔能源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