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今天聊個離譜事——川普對中國加關稅,結果最慘的居然是美國的"中國胃"!為啥這么說呢?原因還得從《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說起。
最近《華盛頓郵報》爆了個大無語事件:因為川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美國中餐館快做不出正宗中國菜了。現在老美吃貨們哭暈在廁所:"我的左宗棠雞怎么變味了?!"
中餐館老板的噩夢:辣椒醬都要斷供了。
想象一下,你在美國開中餐館,突然發現:四川空運來的二荊條辣椒,價格翻倍了;做火鍋底料的豆瓣醬,要等三個月才能到貨;連外賣盒和一次性手套都漲價30%……
這就是現在美國中餐館的真實處境!最慘的是那些只做外賣的小店,本來利潤就薄得像張紙(平均只有3%到5%),現在直接被關稅壓得喘不過氣。
有個做川菜的嚴師傅說,他囤的貨還能撐半年,但供應商已經警告:"下次進貨,價格要飆上天!"其他餐館更慘,有的已經在考慮砍掉一半菜品,或者用美國辣椒代替四川辣椒——結果就是,老外吃著"美式改良版"水煮魚直搖頭:"這味兒不對啊!"
美國人的"中國胃"要造反了。
要知道,中餐在美國可不是小眾美食——全美70%的縣都有中餐館,比麥當勞覆蓋率還高!從紐約高級中餐廳到小鎮外賣店,老美早就離不開宮保雞丁和炒飯了。
但現在問題來了:特色調料斷供:像"Fly By Jing"這種高端辣椒醬,原料全得從四川空運,關稅一加直接要命。漲價吧,客人嫌貴,顧客不買賬;換便宜食材吧,客人吃一口就發現"這不是原來的味道"。很多老美還覺得"中餐就該便宜大碗",完全不懂現在食材成本漲得多瘋,這很明顯就是刻板印象在拖后腿。
舊金山有家餐館老板吐槽:"客人已經發現價格變了,他們不是不滿,是嚇壞了!"
中餐正在經歷"身份危機"。
最扎心的是,這事不只關乎錢——還關乎文化認同。米其林星級中餐廳老板布蘭登說,他最怕的是"中國威脅論"影響中餐形象:"我們好不容易讓中餐擺脫'廉價快餐'的標簽,現在又要倒退回去了。"
華盛頓的馬老板更無奈:"我用同樣的好食材,雇同樣的好廚師,但客人就是不愿意為漲價買單。"他試過換便宜醬油,結果第二天就被老顧客投訴:"你們是不是換配方了?"
未來會怎樣?可能要集體"擺爛"了。
面對這場危機,中餐館老板們基本就三條路:硬扛漲價,那結果可能丟掉一半顧客;偷工減料,后果很嚴重毀掉多年口碑;砍掉特色菜,變成"美式中餐"。
但無論選哪條,受傷的都是美國吃貨。就像辣椒醬創始人高靜說的:"關稅在最不該出現的時候,剝奪了美國人體驗異國文化的機會。"
所以問題來了:當左宗棠雞不再酸甜,麻婆豆腐不再麻辣,美國人會不會集體暴走?要我說,川普這波操作最諷刺——想打擊中國制造,結果先把自己人的胃給打擊了……
(此刻最慘的可能是那些在中國城開餐館的老板:我們招誰惹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