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值多少錢嗎?李嘉誠家族今年三月賣出43個港
口的價錢夠嚇人——228億美元!這筆交易里最值錢的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每年經手的貨物能占全球海運量的6%,光中國商船就占了五分之一。美國佬急得跳腳,新總統特朗普剛上臺就嚷嚷要派兵收回運河控制權,這背后哪是什么愛國情懷,分明是關稅戰掀起的全球港口爭奪戰白熱化了。
要說這關稅戰的蝴蝶效應,得從洛杉磯港說起。去年這時候,長灘碼頭堆滿中國貨柜的景象還歷歷在目,今年四月突然冷清得能聽見海鷗吵架。美國海關數據說,三月份東海岸集裝箱到港量同比暴跌27%,西海岸更慘,直接腰斬。您猜怎么著?越南海防港、馬來西亞巴生港倒是熱鬧得跟過年似的,中國來的集裝箱在這改頭換面貼個新標簽,轉身就奔著美國去了。
轉口貿易這招可讓航運公司玩出了新花樣。中遠海運的航線圖上,現在從青島出發的貨輪得在越南繞個彎,活生生把15天的航程拖成25天。您別嫌慢,人家船東偷著樂呢——繞道費比直航多收30%運費,還不用交美國那34%的關稅。新加坡港務局統計,今年一季度轉口貿易量暴增83%,逼得他們緊急擴建了三個泊位。
要說最精明的還得數墨西哥。美墨邊境的蒂華納港,去年還只是個處理農產品的小碼頭,現在堆滿了中國產的電機設備。這些貨在墨西哥組裝個螺絲釘,搖身變成『墨西哥制造』,關稅直接從66%降到7%。當地華人商會的老王跟我說,現在蒂華納的倉庫租金比深圳前海還貴,就這還得托關系才能搶到位子。
歐洲人也沒閑著。德國不來梅哈芬港的汽車碼頭,現在停著兩萬輛捷豹路虎,都是等著拆了座椅再運去美國的。您問這是為啥?美國關稅細則里寫著『完整整車』才收高稅,拆幾個零件就能省下上億美元。港務局為此專門成立了『汽車外科手術隊』,拆裝工時費比4S店技師賺得還多。
資本市場的嗅覺比鯊魚還靈。貝萊德集團剛把李嘉誠的港口資產吃下,轉頭就宣布要在巴拿馬運河區建全球最大免稅倉。這個占地300萬平米的超級倉庫,說穿了就是個合法避稅中轉站。您看華爾街那幫人算盤打得精——貨物只要在倉庫里轉一圈,關稅就能省掉七成,倉儲費再貴也劃算。
這場港口暗戰里最慘的當屬美國本土物流商。亞馬遜在長灘港的自動化倉庫,去年還號稱要取代半個加州的快遞員,現在空置率超過40%。反倒是中歐班列突然成了香餑餑,義烏到漢堡的鐵路線,三月份班次增加了兩倍。有個做衛浴生意的溫州老板跟我說,走鐵路雖然比海運貴20%,但能趕在關稅生效前進關,里外里還賺了15%。
要說這關稅戰打到現在,最魔幻的還得看新加坡。這個彈丸之地今年突然
冒出來200多家『貿易咨詢服務公司』,專門教人怎么玩轉口把戲。有家叫『環球稅鏢』的公司,辦公室就設在金沙酒店頂層,進門得先驗資5000萬。他們的絕活是幫客戶設計『最優關稅路徑』,據說連美國海關的AI系統都能騙過去。
港口爭奪戰背后藏著更大的棋局。RCEP生效后,東盟十國加上中日韓澳新,搞了個『關稅共享聯盟』。越南海關最近放風,說考慮對中國商品開放『虛擬原產地』認證,這招要是成了,相當于在東南亞給中國制造開了條高速公路。印尼雅加達港為此連夜升級了智能報關系統,現在處理一單轉口貿易只要23分鐘。
這場全球物流革命里,最不起眼的贏家可能是中遠海運的船員。跑美西航線的大副老張跟我算賬:以前直航一個月能跑兩趟,現在繞道東南亞雖然辛苦,但獎金翻了三倍。他媳婦在青島買了套海景房,專門挑了能看見貨輪出港的樓層,說每天看著老公的船在海上畫『之』字航線,比看股票走勢圖還刺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