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作為國民黨12兵團的總指揮在淮海戰役上,可謂是丟了一次大人,他手握重武器,空中還有飛機,地上又有坦克,兵力是我解放軍的3.4倍,卻被我解放軍全奸。
據坊間傳聞,黃維被俘之后告訴了自己黃埔軍校的同學陳賡,你手底下是不是有個旅長,他如果來到我國民黨,最起碼是個軍長,他為什么要說這樣的話,具體是哪個旅長?
戰略
淮海戰役正式打響,但蔣介石聽說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滅之后立刻就召開了一次所謂的官邸會議,參會人員有何應欽、顧祝同以及郭汝瑰等高級將領。
當時的蔣介石慷慨激昂說,我們徐州集團五個兵團10萬之眾,看著黃百韜兵團被共軍吃掉,這是黃埔軍校建校以來最大的恥辱,劉峙、杜聿明必須承擔責任,李彌、邱清泉簡直就該殺,總之蔣介石他自己責任是一點沒有,就是底下的不會打仗,巴拉巴拉說了一些有的沒的。
其實要論打仗,蔣介石不行,他永遠都是搖擺不定,沒有指揮能力卻掌握著三軍的實力,還老是喜歡瞎指揮。此時的蔣介石腦中構想,打通徐蚌間交通,要求黃維的12兵團向宿縣進攻,并且讓杜聿明盡快部署。
其中,宿蒙公路交通,澮河南岸的南坪集是重中之重。
黃維早在11月21號就突破了所謂的共軍稀疏的防線,用坦克作為引導,火炮延伸開路,慢悠悠的向南坪集前進,但他的老對手陳賡很熟悉這位黃埔的同期同學,因為黃維是個書呆子,他從來不打無把握的戰斗,基本上是兵力大于對面幾倍以上,他會才會出擊,也就是說所有的優勢都在他,他才會選擇打,但哪有這種情況。
相應的,陳賡部署了南坪集的防御工事,要在公路兩側的楊莊、南湖莊切斷宿蒙公路,因為南坪集地勢平坦,黃維的機械化部隊進場將是如履平地,所以放棄村莊防御,而是多在田野構成正面,以班、排為單位的集團工事。
當時十一旅負責了此次的戰斗,十一旅的旅長劉豐、政委胡榮貴拍胸脯向陳賡保證,一定完成任務。
駐足
十一旅只有二十七個連,防御南坪集15公里這么大區域,戰線太長,黃維的兵團加起來可有十二萬大軍,所以十一旅全體官兵黑天白天的、根本不休息的連續修筑工事,在南坪集開闊地上構建出了能夠相互支援的系統工事。
陳賡還打電話告訴劉豐,不用太在乎國民黨的飛機,他們也沒多少炸彈,所以工事的上三層掩體就足以對付了,主要是難對付的是他們的大炮,這方面對方的彈藥挺充足,但不用怕,縱隊炮團會給你們撐腰。
當時在解放軍利用炸藥包、手榴彈爆破事前準備好的柴草,阻擋坦克的前進,反坦克地雷報廢幾輛坦克,陣地上的機槍、步槍組成密集的火網,國民黨軍想要前進半步都難于上青天。
當然國民黨軍隊自己有重武器,也不想放棄,他們就認為當時的三十一團八連張小達排是薄弱點,他們集中進攻,出動10排的兵力,連續打了10次,把張小達的工事摧毀,但也沒有徹底攻下來,自己的士兵還死了大半。
眼看一個排都搞不定,黃維決定向南坪集西側楊莊發起進攻,這次可下了血本,出動了一個師的兵力,十二輛坦克為先導,潮水一樣的步兵群,空中還有炸彈覆蓋,還真的就打開了一個突破口,可見黃維也是不計代價,沒有退縮,全部涌進陣地。
但當時的解放軍戰士不畏險阻,不怕犧牲,直接步槍上刺刀,跟“蔣軍”來個魚死網破,當時黨軍隊覺得自己沒掙多少錢,何苦賣命,直接跑了,使得陣地還在解放軍手中。
變陣
正面攻擊受挫,黃維只能改變打法,要用十四軍兩個團迂回南坪集側背,想要給解放軍一個被刺。因為根據他們的了解,岸邊解放軍的兵力很少,雖然我解放軍三十二團副團長胡尚禮打退了多出自己幾倍敵軍的八次沖擊,但也是強弩之末。
但就在這時,旅參謀長王硯泉電話命令各團立刻撤出陣地,因為陳賡計劃誘敵深入,把敵人分開一部分在河邊,這是解放軍最擅長分割戰場戰術,陳賡也是將這套戰術運用的集大成者。
突然間,解放軍撤了,黃維還沉浸在占南坪集的假象當中,準備繼續進攻,因為他的目標是要完成蔣介石交給他的任務,打通徐蚌交通與杜聿明集團軍會師。但是黃維剛準備進攻,他前腳剛走,解放軍就占領了蒙城,直接斷了他的后路。
這時候國民黨軍的18軍軍長楊伯濤也過來了,黃維手足無措,詢問現在的情況怎么辦,楊伯濤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只知道埋怨蔣介石,認為蔣介石的指揮有誤。
但他們也都知道,大概率共軍正在構建大包圍圈,解放軍的“反抗”到“退卻”都是陰謀,12兵團很快將被隔絕,成了孤軍,他們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尚未被封死之前,打開出口,跑出去,要是繼續執行蔣介石的命令那就是死路一條。
所有人都覺得顧自己,逃出去為上策,但改變的作戰計劃對于軍長來說沒什么責任,可是黃維是兵團總指揮,他可是要負責的,所以他直到半夜才下定決心,現沖出去再說。
但可笑的是他書面下達了給各軍之后,他卻遲遲不下執行命令,而是繼續推著部隊過河,類似于他昨天要向東,卻又在第二天的時候命令部隊向西,就連在黃維的回憶文章里找不到他的解釋。
黃維優柔寡斷,估計是被蔣介石洗腦洗的太深,為了執行蔣介石的命令是的12兵團被困在了一個叫雙堆集的地方,變成了一個孤軍。
此時蔣介石發現對自己忠心耿耿的黃維被包圍了就立刻命令李延年部迅速支援,不得有誤,但那幾個部隊距離雙堆集僅有40公里的地方聽到了那遙遠的炮聲,就停止了前進。
團滅
雖然解放軍將黃維兵團圍困在這小小的雙堆集,但當時黃維仍然在火力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他們拼了命的挖工事,坦克、重炮、輕機槍構成層層的火力網,解放軍難以進行分割殲滅,黃維自稱硬核戰術,認為的只要能堅守下去,蔣介石肯定會來救他。
但看過《亮劍》的人都知道我軍陣地攻堅那可是一把好手,解放軍一直不斷地挖壕溝,交通壕如長龍一般直直的伸向了國民黨的陣地,形成了無數的探索,如上吊繩一般困住了黃維。
另外,秋后的雙堆集毫無遮蔽物,空曠平原,村落全部都是土墻、茅草蓋的小房子,百姓也已經跑光了,毫無可以利用的物質。沒有糧食,沒有燃料,沒有飲水,12萬人沒飯吃,誰還想做拼死抵抗,只有一條路,就是趕緊打電話給蔣介石,可是蔣介石就說了四個字,“堅守待援”。
雖然12兵團殘部在戰車的配合下保著黃維想沖出去,但戰車發生了故障,黃維只能腿著步行,結果被解放軍捉住了,至此,淮海大戰的第二階段結束,黃維的12兵團全軍覆沒。
結語
查閱了很多資料,黃維是否在被俘之后對陳賡這個自己的同期同學說過,你手底下的旅長可以在國民黨軍當軍長的這段話,除了自媒體賬號有所描述外,似乎并沒有明確出處。
更何況黃維在被俘之后,心高氣傲,當時要他承認他所犯的罪行,但黃維只說了一句話,他最大的錯誤是打了敗仗。
到了功德林戰俘營,黃維也是最不合群的,每次做報告、聽會議,他在戰俘中間,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卻透露著一股所謂的孤傲,甚至還想制造出了一個永動機,他也知道不能成功,只是消磨時間。
黃維一輩子相信書本,相信蔣介石勝過了一切,但要知道能夠被社會承認的東西,必須接受現實的考驗,他卻忘記了這一點。
作者:天下行
參考資料:
第三十四章;大逐鹿(套裝全三部);花城出版社;溫靖邦
黃維在他的永動機戰役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哪怕試圖闖關的有張治中、郭沫若、杜聿明,甚至他的妻子;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完全本);中國青年出版社;重慶出版社·非書文化;黃濟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