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第三昏招來了!4月1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網發布公告,所有由中國建造并歸中方所有的船舶,只要停靠美國港口,都將依照其所載貨物的數量征收費用。
根據公報細則,第一階段從今年10月14日開始,美方將根據船舶每凈噸位50美元的標準,向任何由中國經營者經營或由中國實體擁有的船舶收取所謂海運服務費。
第一階段將持續三年,每年每噸遞增30美元至2028年的每凈噸位140美元。三年后(2028年)進入第二階段,美國將限制外國建造船舶開展液化天然氣運輸業務。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在此后的22年(至2050年),美國將要求懸掛美國國旗和由美國運營的船只占比,逐漸提升至15%。
此外,美國對使用中國造船只的海運服務商,也將征收海運服務費。收費標準依據是船舶凈噸位或集裝箱數量,選兩者中價高者。
這一數額同樣將逐年遞增,費用從每凈噸18美元開始,到2028年增至33美元。另一種收費標準為每集裝箱120美元,到2028年增至250美元。
美貿易代表辦公室還將對運載汽車的非美國建造船舶,另有單獨收費標準。起始收費為每個汽車當量單位150美元。
這個政策的目的非常赤裸:第一,打擊中國船運業,只要中國公司運營的船都要收費;第二,打擊中國造船業,只要中國造都收費;第三,鼓勵美國造船業和美國航運業發展,限制非美國制造和運營的船只。
這招可以說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祖傳招法。當年英國打擊昔日盟友荷蘭造船業,用的就是這招,叫做《航海條例》,而且英國成功了。背刺盟友也是昂撒的傳統。
十七世紀中期出臺的英國的《航海條例》規定:任何運往英國的貨物都只能由英國人管理的英國船只運輸禁止英國人通過外來中介從別處進口商品。
簡單來說,就是禁止外來船只(矛頭指向荷蘭)在英國和英屬殖民地之間的運輸。條例還規定凡是在英國港口停泊的外國船只必須繳納費用。
但我認為這是繼特朗普全球濫加關稅、強迫中小國家選邊站隊之后第三大昏招。之所以是昏招,因為美國臺自不量力了,必將自取其辱。
單看這個政策似乎思路清晰、目標明確、來勢洶洶。對我們來說形勢有點不容樂觀,但有四點注定他要恥辱性的失敗:
第一,美國造船業不可能重振;第二,他忽略了此項政策的副作用;第三,險惡用心過早暴露,讓小弟們心寒;第四,他需要對手配合才行,忽視了中國會反抗。
先說第一點,重振美國造船業是癡心妄想。造船業被稱為綜合工業之冠軍,在中國能造之前,那也是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一艘船需要的零部件多、供應鏈長、產業鏈關聯度高。上游涉及船舶設計、鋼鐵冶煉、有色金屬、復合材料、機械設備、電力電氣、電子信息等。
就算是從圖紙到零部件全都能采購來,但攢在一起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涉及鋼板,管路,油漆,電纜等各種服務商以及各個工種,這些人從哪兒找。
等把這些都配齊了,等于把整個重工業體系重造一遍。除了靠黨的堅強領導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幾乎不太可能了。
因為重工業周期長、風險大又不掙錢,市場和資本都靠不住。為什么說周期長呢?培養人才周期長(百年樹人)、產品迭代慢。就這一瘸一拐,還要追趕世界冠軍。
中國造船業能發展起來,靠的是一五六的重工業底子、美國封鎖我們只能采購自己家的船,哪怕質量差一點。改開后我們又從干苦工開始慢慢追趕,這個追趕犧牲很大。
美國人根本吃不了這苦了。即便是美國用高薪從韓日挖來技術人才,從全球把零件采購齊,沒有幾倍的成本是攢不起來的,這本身是個勞動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兼具的行業。
造船行業跟造車不一樣,造車是流水線作業。但造船不行,一是船多是船東定制,二是很多零部件超級大,三是一個船臺只能造一艘船,這艘船挪開了才能造另一艘。
特朗普的政治水平,甚至都不如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還知道要從人才抓起,派了四批留美學童赴美深造,這開花結果可是幾十年以后的事情。
再說第二點,副作用。稍微調研以下數據,就能明白這項政策的毒副作用——相當于懲罰美國自己。因為中國船只和中國造船只的存量太大了,畢竟造船業連續十五年霸榜全球。
比如2024年,中國制造的集裝箱船占據了81%的市場份額。在散貨船隊中,中國船舶占全球船隊的75%。LNG船我們占比只有35%,但新船訂單我們拿到了75%的份額。
LNG船我們攻克得比較晚,但后來居上,技術、質量和價格優勢都很大。我們攻克之前屬于高端船,附加值高。如果說豪華游輪是造船工業上的明珠,那么LNG船就是造船工業上的索額圖。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貿然加收服務費,等于另一種關稅。船運巨頭又不傻,肯定加到運費里,最后還是要平攤到美國老百姓頭上,因此美國物價必然進一步上漲。
第三點——這項政策過早暴露了美國的野心,讓小弟心寒。如果是東大出手,那肯定是集中全部力量,攻擊最主要的對手,打擊面不能太大。但凡背幾條毛主席語錄都不至于出這樣的昏招。
比如你打擊中國造船業,那就是集中所有兵力,團結所有力量一起上,必須帶上自己的小弟啊,而且為了讓小弟們往上沖,至少要給一些口頭好處啊。
但這貨卻是這么說的:小弟們給大哥沖,干倒東大后我再收拾你。因為美國明確表示將在第二階段,也就是2028年之后,限制外國建造船舶,以及外國運營船舶。
其實關稅戰他也這么做了,給其他國家豁免90天就是這個意思,那架勢就是說,我先收拾東大,90天后再收拾你們。沒有250的智商,制定不出這樣的腦殘政策,除非他是故意禍害美國的。
實話實說,這項政策讓民主黨來制定,都不會這么,正常人都會只針對東大,哪怕讓韓日造船業受益,哪怕給非中國船運公司免費。現在倒好,我把單子下到韓日,3年后你還是要限制我。
傻缺
船東都是生意人,怕的就是風險。這個時候我寧愿觀望,寧愿提高運費,也不會隨便下造船訂單給韓日。四年后,民主黨一上臺,阿米利卡萬一調整了政策怎么辦。
第四點,這項政策本身有個巨大的漏洞,成功的前提是需要中國配合。就好像國內某些武術大師,表演絕招的時候需要有徒弟配合一樣滑稽可笑。
中國現在求戰欲望很強啊,但又不得不恪守不開第一槍的原則。中國現在不怕美帝找碴,就怕美帝不主動找碴,尤其是在造船和航運領域,我們難得打一回富裕仗。
第一,中國的造船技術最先進、成本最低、工業鏈最齊全;第二,中國制造最強大、中國貿易額和貨物運輸量最大。第三,中國的大港口最多,且分布在全球。
所以中國要想反制太容易了,我們只要針對性地給出反制措施即可。第一,對所有美國籍和美國造船只加收服務費(其實根本沒什么美國造船只)。第二,對曾經停靠美國港口的非中國造船只,征收港口服務費。
簡單來說對全球所有船只,在美國被收費一次,我們這邊可以豁免一次;在美國被豁免了,我們這邊就得征收一次。反正要把所有船只拉到一個公平線上。
還有個反制辦法,那就是對非中國籍的波音飛機加收機場服務費。你要振興造船業,我就打擊你飛機制造業,扶持我們的C919。
當年英國能成功,是因為英國在上升期,是殖民地大國,也是貿易大國,還是造船大國。荷蘭只是個搞物流的,不然怎么能叫“海上馬車夫”呢。
總之,這是特朗普的第三昏招,只會加劇美帝的混亂,加速美帝的滅亡,我們拭墓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