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信息販賣
“每天接到的推銷電話,怎么連我買過什么都一清二楚?”生活中精準“轟炸”的營銷信息,讓很多人感到煩惱,尤其讓人在意的,是這些信息的來源是哪里?又是如何泄露的?宿遷經開區人民法院近日審結的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揭開了物流行業非法交易客戶信息的隱秘鏈條。
庭審中,記者了解到,安徽籍男子段某是一個物流公司的負責人,此前,他為拓展業務,與網點商家張某(另案處理)達成特殊協議:每提供一條客戶收件信息可獲0.3至0.6元報酬,同時以每條0.3元價格向快遞公司陳某購買數據。
“他們需要這些信息做二次銷售,能省廣告費?!倍文吃谕徶泄┦鲎靼竸訖C。經查,段某聯絡快遞公司負責人陳某后,形成由陳某統籌指揮,鄭某、陳某某、潘某某、蔣某某分工配合的6人團伙,專門從事信息歸納、匯總、定價工作。
據法院審理查明,2024年4月1日至5月14日期間,該團伙通過物流系統非法導出公民個人信息12.9萬余條,其中售出部分非法獲利4.4萬元。
這些精準的收件人姓名、電話、住址等信息,最終成為商家“精準營銷”的工具,去年4月30日,因市民察覺信息泄露報警,該案東窗事發。
“提供服務過程中,出售2.5萬條信息即構成‘情節特別嚴重’。”宿遷經開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一級法官孔珊珊指出,本案被告人均遠超該量刑標準。法院結合各被告人犯罪情節,最終對段某、陳某等6人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等刑罰。
庭審過程中,被告人對犯罪行為供認不諱?!霸摱鄬W法懂法,現在十分懊悔?!倍文钞斖曰?。而快遞公司主管陳某則交代:“每條信息段某固定給3毛,具體分配我們不過問。”
檢察機關表示,該案不僅侵犯公民隱私權,更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檢察機關提醒:“個人信息絕非商品,任何非法交易必將嚴懲。”她特別提醒物流從業者恪守法律底線,共建信息安全環境。
安全圈
網羅圈內熱點 專注網絡安全
實時資訊一手掌握!
好看你就分享 有用就點個贊
支持「安全圈」就點個三連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