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罵一個人的時候,有很多不好聽的話,既想當,又想立,這六個字比較狠毒。
在北理工這次的事件之中,點贊的是學校的態度,零容忍,對教師的處理迅速及時有效,堪稱典范,師德失去了,必然受到懲罰,有錯誤,必然要接受懲罰,這是學校的態度。
但。話鋒一轉。我們又需要來看看其中的細節,尤其是那個學生,他用了100多頁的材料,說了他和教師的往事,字里行間,也沒發現他是一個受害者,反而是一個受益者,沉浸其中。
比如,老師泄露題目給他,他為何要接受;老師給他發520和1314的紅包,他為何接受;比如老師和他的肢體接觸,他為何沒有拒絕,且還是多次……
你發現了沒有,在整個的過程之中,都能夠清晰地看到一個邏輯,那就是,教師并沒有對他有任何的強制、強迫、脅迫、壓迫、逼迫,反正從他的文字里,看不出來。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沒有任何強制,作為一個成年人,怎么又開始了這樣的一個想當又想立的過程了呢?
想當,就是想賺,就是想著利益,想著盆滿缽滿,想著獲得自己應該獲得的,或者是本來不應該自己獲得,卻超越付出。
想立,就是塑造一個人設,尤其是表達自己無辜的情緒,自己沒錯,之所以想當,這都是被逼無奈,都是被動的,全部事情都推到一個別人的身上,跟自己撇清關系,這就是一個人的丑惡嘴臉。
依我看,教師已經被處理了,畢竟是有錯嘛,畢竟是找尋的自己的學生,而不是兩個完全獨立的人,處理得當。
但。對于這個學生,是在接受了教師的泄露題目的前提下,才考取的研究生,那么,他的考試分數是不是還能夠站得住腳呢,這個,學校可以調查一下,按照事實,進行定論。
再者一個,總覺得吧,這個學生的宿舍的,這個學生班級的,都應該距離他遠遠地。
為什么呢,因為你也絕對有可能跟教師遭遇到一樣的命運,一不留神,徹底完蛋,當他想要的,得不到了,就會這樣反過來咬人,猝不及防。
當然,作為一個十多年經驗的評論員,第一件事就是要在事實的基礎上進行點評。
何為事實?是發生過的事情,而這樣的事情則是公共媒體的公開報道,包括北理工的通報在內,包括這個學生的舉報材料。
其實有一個細節,你肯定也已經發現了。那就是,在整個事件過程中,這個被處理的教師,并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這反而是一件顯得詭異的事情。
在一件事中,如果僅僅是從單方面的信息來取證的話,往往會形成偏激的效果,管窺豹斑,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只是從既有的素材上看,筆者也僅僅能夠點評到這里,希望師德底線不再突破,也希望在對待任何人的問題上,留足后路,蓋棺定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