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覺很多在上海的老鄉,都是蠻“拎勿清”的,也不知道他們是真的呢還是故意裝的。
比如說上海的“海納百川”。
海納百川,從字面上也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很多老鄉也就只是從字面上來簡單理解了,他們的理解就是,上海歡迎所有的外來人員,只要是個人,上海都是熱情熱烈歡迎的,然后就是熱情款待,熱情安置,享受著自己家鄉不能給予的福利待遇,幸福地生活在上海。
就好比是一個收納盒,或者說得好聽一點叫做聚寶盤,不管是山珍海味還是死魚爛蝦,統統都會吸納收留下來,這怎么可能的呢?
實際上,官方對外公布的規劃,說得很明白了,上海要的是人才,上海歡迎的也是人才,另外一個意思雖然沒有直接明說,可是也已經不言而喻了。
也因此,還制定了人口紅線,畢竟這樣才是理智和理性的,上海又不是真的一片大海,真的有無限的容量的啊。
可是呢,就是有“拎勿清”的老鄉,明明是不算人才,不在上海的歡迎之列,可是呢,他自己認為自己就是人才,就是上海熱情歡迎的對象,上海也應該對自己熱情款待。
等到了上海之后,發現自己沒有得到上海的熱情款待,沒有給與自己希望的福利待遇,那么就開始罵罵咧咧了,那么就開始和電視臺的《東方110》啦,《案件聚焦》啦這類節目開始靠近了。
他們就是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身價,也就是上海人說的“拎勿清”。
如果說這類所謂的低端普通人員“拎勿清”,也就罷了,畢竟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奇怪的是,還有不少的非低端普通人員,換個說法,就算是上海官方歡迎和吸納的人員吧,比如說各行業的人才啊,來投資做生意的富人啊,這樣的群體,別說是上海了,到了哪里都是會受歡迎的。
可是呢,這個群體中也有不少腦子“拎勿清”的。
上海一直是秉持“排毒不排外”,對于那些禍害上海的,擾亂上海的,那些胡作非為的,不遵守規章制度的外地人,當然是會譴責和批評的,很多的上海人反感的痛恨的就是這類人,也都希望這樣的人都離開上海,愛憎分明,人之常情。
可是呢,這些外地人中的成功人士,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經搭錯了,居然會理解成歧視我們外地人,趕我們外地人,我們在上海好好的,也是在建設上海,你們上海人為什么要這樣對待我們外地人?
所以要說他們“拎勿清“,你們在上海好好的,干嘛要來反感你們干嘛要來痛恨你們,也為啥要趕你們離開上海呢?上海歡迎外地人,但是上海不是歡迎每一個外地人,不是每一個外地人都歡迎,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
你們自己在上海好好的,非得要自己把自己歸納到“不歡迎”的行列里,你們自己說說看,是不是“拎勿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