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去村游。成都周邊興起的村落越來越多,除了明月村,其他村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值不值得帶娃耍?
團長實探+采訪4個號稱可以帶娃玩一天的村落。看完這4個村子的介紹,如果正好踩中你的點,可以去一趟,如果不喜歡,就沒必要湊熱鬧了。
人文為主,花已過季,但有免費博物館
● 交通:導航“天府微博村游客中心”,自駕約1小時
●門票:免費
團長搜到這個村時,很多人號稱它“離市區0.5h”,如果你不是住南邊,實際上開車至少要1小時以上。
且這里沒有地鐵直達,最好自駕。地鐵坐到1號線終點“科學城”站,還要再打車走個10km左右。重點是回程的車很難打,團長好不容易打到一輛,還遭到司機師傅吐槽:怎么會有人在這里打車?我都差點不敢過來。
雖然感覺“被騙”了,但是到達后,一下車遠處河邊的風吹過來,感受到清新的空氣,團長瞬間放松下來。
趕上那天是個大晴天,藍天白云一襯,村子看著干凈清爽,體感挺舒服。
門口的“游客中心”,沒有一個服務游客和引導路線的地方,團長只能憑直覺順著右手邊的河邊棧道進入。
棧道兩邊也沒有任何地圖和標識,走得很迷茫。但旁邊的小河清澈,悠悠流淌。
路兩邊有些小樹,綠化不錯,然而并不遮陰,帶娃過來一定要做好防曬。且蚊蟲較多,驅蚊物品也要備好。
道路盡頭有個牌子,介紹這條棧道叫天佑道,是為了紀念詹天佑而修建的。
走完棧道,穿過一個河邊的休息涼亭,直達三農博物館。
三農博物館免費免預約。三農即農業、農村和農民,博物館展示了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的變化。
一進去就是VR互動體驗,站在屏幕前可以體驗5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著裝。
館里還收集了不少老物件,像以前用的糧票、交農業稅的憑證,出口處擺放了不少迷你農具和農產品模型。
博物館出來,沿著大路走200米左右就是森的美術館。但最近美術館在閉館升級。
沿途有衛生間,幾乎沒有餐飲,也無自動販賣機,入口處一個小院可以喝下午茶。
村子里很多地方未開放,像望蜀堂美術館、梨花書院、梨花藝術水街等,電話也打不通。橋上和棧道某些地方有破損,設施不夠完善。
村子很大,住得近的,可以帶娃去逛逛。稍微遠點,就沒必要去了。
主打民宿和營地,美術館也可以露營
● 交通: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自駕約1小時
●門票:免費
岷江村在溫江灌溫路上,自駕到導航處直接拐進去,有停車場。
駛入村落,道路兩側林木蔥郁,一條寬闊平整的柏油路向遠處延伸,視野開闊,有種進入電腦壁紙的感覺。
團長首先去了藏在密林之中的岷江美術館,這個美術館里還可以露營。它是由慕達建筑設計事務所設計,2022年底開館,2023年就獲得德國柏林公共建筑設計獎銀獎。
遠處就能看出它的獨特之處,露出的紅墻與拱形輪廓,被樹木半遮半掩,特別像掉落在綠野中的巨型盒子。
走近會發現它的外墻是由不加修飾的清水混凝土制成,外圍的中式回廊結合了四川傳統民居中寬敞的檐廊,拱形結構顯得很立體,特別是太陽下的光影變化很有層次感。
館內定期有一些展覽,目前展出的是「56個月亮」西部數字動漫節作品。雖然作品沒有相應的介紹,但其中一幅《爺爺的眼淚五元一斤》讓團長印象深刻,上網搜索了一下是北京電影學院2020級學生的作業。
館內的咖啡店提供飲品和甜點,價格和市區差不多,內有衛生間。
美術館還經營著一個4000㎡的營地。營地是收費的,自帶帳篷等設備去露營場地費68元/人。
團長轉了一圈,發現美術館內部露營場地更大,環境不錯,但夏天肯定會很熱,館內休息處有遮陰無空調。
團長咨詢了工作人員,營地會在節假日辦一些戶外活動。今年五一節也有,露營燒烤、非遺體驗、星空電影等項目。
在村子里閑逛,團長發現了一片適合娃娃們玩耍的地方
有樹洞、叢林穿越、滑滑梯、攀巖等,免費玩,在樹蔭下還不曬。但是無人管理,可能是為了吸引人過來露營裝置的游樂設備。
村里人不多,穿過樹林能找到休息的地方。里面占了大片面積的岷江書院,是個度假酒店。
岷江村里還有很多民宿和營地,適合想去周邊住個兩天一夜的家庭。但目前團長沒發現有什么特別的玩法,住得不遠的話,逛個大半天就可以返回了。
可以摘耙耙柑領養果樹,玩法較少
● 交通:邛崍市平樂鎮花揪村,自駕約2小時
●門票:免費
網上搜索鐵牛村,畫風有點像網紅打卡地。實際上它歷史悠久,是西漢時全國冶鐵中心之一,因為冶鐵遺址殘留的鐵渣形狀像一頭鐵牛而得名。
上周,@晴天一家人慕名去體驗回來,她告訴團長,心情有點復雜。首先進村后找不到地圖和指示牌,只能憑直覺走。路邊有不少農家小院,但大多大門緊閉,想找個人問路都難。
走了一會能看到村里有些生態果園,可以帶娃在果園里漫步,了解柑橘種植過程。村里主推的是可以在果園認養一棵果樹,一棵樹一天一元錢,交365元能在一年內得到果園寄出的耙耙柑、周邊產品等。
他們沒有領養,體驗了一把采摘。門票人均30元,采摘帶走5.99元/斤。果園里沒有遮陽棚,大太陽下摘果子還是很曬。
村里生態環境不錯,也挺大的,只是溜達要1個小時左右。
鐵牛媽媽餐廳是村里唯一的餐飲點,提供有機農家菜,不過主打健康,味道比較清淡,而且菜品分量較小,價格偏高,人均100元以上,需要提前一天預訂。
村里的文創店丑美生活館,展示了村子的發展歷程,也售賣文創產品,空間設計蠻有意思,但種類少,文創性價比一般。
周末偶爾有手工活動,包括植物拓印、竹編這類,收費20-50元不等。
鐵牛村周邊還有西來古鎮,自駕過去不到十分鐘。古鎮內保存著很多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可以看到一座建于清道光十三年的文峰塔。
另外前不久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的建筑師劉家琨設計的西來十八棟建筑也在古鎮上,值得一看。
原生態千年古村,想帶娃采茶可以考慮
● 交通:蒲江縣西來鎮鐵牛村,自駕時間約1.5小時車程
●門票:免費
邛崍市平樂鎮的花楸村,雖然是離鎮上最遠的行政村,但交通狀況較好,自駕方便。
正因為離市區較遠,它以“原生態”聞名,全村綠化率達80%以上,是大家最愛帶娃去徒步吸氧的“野地”之一。
花楸村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村內最大的一株古茶樹1300多歲。
它曾經是重要的驛道口,在宋代是茶葉生產與交易中心,在清代康熙年間,它的花楸堰還被封為“天下第一圃”,是有名的貢茶產地。
在這帶娃體驗采茶,是個不錯的項目。采茶直接導航花揪村李家大院,可以免費停車。
李家大院在咸豐時期修建,大院共有三個院落,七個天井,最寬敞院壩達四百多平,建筑被譽為“川西最大的古民居群”。如今被后代開發成了體驗采茶的農家樂。
前不久玩回來的家長介紹,娃娃體驗了采茶感覺挺有意思。收費10元一個人,不限時間。
采茶時孩子們可以拿著小竹簍在漫山遍野的茶樹間穿梭。如果還想體驗制茶,收費200元一鍋,可以帶走成品。
這個季節還可以在李家大院體驗挖竹筍,挖到的筍帶走需要付費5元一斤。
村里沒什么餐飲,只有李家大院有個小賣部,這家還提供農家午餐,人均60元。
上午采完茶、挖完野菜,下午溫度高一些,可以去山里來個輕徒步。
繞著茶山,沿著山間小道走,能看到百年古茶樹、清代古院落,還能俯瞰整個村子的美景。山間層巒疊翠,樹木蔥蘢,全程5公里左右,邊走邊玩大概2小時。
花揪村歷史上是著名的造紙之地,村內還保存有多處造紙作坊遺址,另外曲徑通幽的十里竹海長廊、官田溶洞等也值得一看。
相比興起的新型村落,它是傳統意義上可以去真正“村游”的目的地。
整個村子依山向谷,建筑都是單檐懸山式木結構,典型的川西民居風格。
這里沒有商業化的味道,只有蜿蜒的石板路和古樸的老房子,如果想帶娃體驗原生態的采茶、吃個農家樂、再來個輕徒步,這里是不錯的選擇。
*部分圖片來源于@十一、@叫我晴天、@小小小小羊、@喬巴啦、@美女也會emo、@你影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