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著龐大的陸地邊境線,所以有著多達14個陸上鄰國,這其中13個都已經與我國建交,但只有一個小國家例外,這個國家叫做“不丹”。
這是一個典型的山地國家,面積小,人口少,整個國家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上,曾經還是中國的藩屬國。
新中國成立后,中不兩國關系友好,不丹甚至還曾在聯合國大會上幫了中國,那么兩國為何至今沒有建交呢?那里的人又過著怎樣的生活?
提到不丹這個名字,很多人多少會有點印象,但要是說不丹在哪,很多人恐怕還要翻看地圖。
不丹在我國西南方向,東西北三面與中國相鄰,南面印度相鄰,可以說是被中印兩國包在了中間。
不丹的國土面積非常小,僅有3.8萬平方千米,人口也少得可憐,截止2023年時,人口只有81萬。
不丹這個國家地處喜馬拉雅山脈上東段,可以說整個國家都在高山之上,全國有一半以上的領土,海拔高度竟然超過了3000米。
雖然不丹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并不強,但其與中國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在公元七世紀的時候,不丹還是中國的藩屬國,在元朝時期,不丹更是被列入了版圖之中,不過到了清朝時期,不丹與中國結束了從屬關系。
但中國對不丹的影響卻刻入了他們的骨子里,其國內不少東西都有著鮮明的中國元素。
大家先來看不丹的國旗,一半黃色一半橙色,中間是一條龍,且他們對龍的刻畫也同中國相似,乍一看讓人感覺像是清朝的旗幟。
再看不丹的國徽,上面也有兩條黃色的龍,如果不知道的話,還真以為是中國的東西。
時間拉回到現在,中不兩國有著友好的關系,在1971年第26屆聯大會議上,中國要求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當時投出贊成票的國家,就有不丹一個。
除此之外,不丹還堅定的支持“一個中國”,還曾在國際上發聲挫敗那些反華和涉臺提案。
中國對于不丹也非常尊重,尊重和支持這個小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點也贏得了不丹的贊賞。
不丹首相-策林·托杰(左)
但令人疑惑的是,盡管中不兩國關系友好,不丹卻是中國14個陸上鄰國中,唯一沒有建交的國家。
出現這一情況其實問題不在中不兩國,而在于印度,早在1949年,印不之間就簽署了《永久和平友好條約》,雖然文件中有友好二字,但實際上和不平等條約沒什么區別。
因為條約規定,不丹進行外交活動要接受印度的“指導”,就連采購武器,也需要先經過印度同意。
到了2007年,印不又簽署了《不印友好條約》,表面上看廢除了此前的霸王條款,但本質上仍未改變,因為條約規定不丹不能損害印度利益。
或許有人會想,難道不丹不會進行反抗嗎,實際上,不丹并沒有多少反抗的資本,因為其主要財政來源,就來自于向印度出口水電。
同時印度還是不丹的最大貿易國和債權國,想要完全擺脫印度的影響,從經濟上看就不現實。
但盡管如此,中不曾在2023年時達成共識,一致同意要建立外交關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
除了中不沒有建交的原因值得了解外,不丹國內的生活狀態更值得一看。
不丹地處喜馬拉雅山脈,以農業和林業為主,交通不便又沒有發達產業,可想而知他們的經濟非常落后,甚至到現在還沒有自己的鐵路。
但這并不影響不丹成為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國家,不丹人民的幸福指數,卻是亞洲最高的國家之一。
如果要說幸福的原因,或許就是那里的人比較“佛系”,他們面對生活不急不躁,總是一種平和的心態。
在不丹的首都廷布甚至沒有紅綠燈,靠的就是交警指揮,但交警并非24小時在線,通常下午六點就打卡下班了,但那里卻很少發生交通事故,即便在高峰期,也幾乎不會堵車。
雖然經濟落后,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內卷”沒有996,也是一種幸福。
不丹更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的婚姻制度,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執行一妻多夫制,可見不丹的女性地位是很高的。
到了1953年,不丹頒布了新的婚姻法,廢除了一妻多夫制度,但在不丹北部的很多地區,卻仍然是一妻多夫,在傳統思想的禁錮下,不丹想要徹底實現一夫一妻制,恐怕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信息來源:
2023-10-26 08:00 環球時報 中國和不丹建交,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抖音百科-不丹
外交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