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高志凱線”可行嗎?最佳方案還是“全山脈方案”
本期節目,希望各位看完,不要斷章取義。
印度防長辛格幾天前參加了在青島舉行的上合組織國防部長會議。在與中方會談時提出建議,想與中國達成“一攬子永久解決方案”,“永久劃界”。
與此同時,全球化智庫副主任、中歐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高志凱先生,在與觀察者網對話時提出,麥克馬洪線是英國人隨便劃的,咱們也可以沿著恒河劃一條。
于是,“高志凱線”引爆全網,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高度支持。
高志凱的話很解氣。但引發網絡熱議之后,他自己發視頻否認了,說這并非他的初衷。他之所以提出以恒河劃線,其邏輯是要讓印度清醒過來,放棄以“麥克馬洪線”為界的幻想。
我們先來理性地聊聊“高志凱線”。如果按照高志凱先生的提法,我們看看“以恒河為界”的中印邊境線是什么樣子。
如圖所示,恒河被印度人稱之為“圣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南坡,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等6個邦之后進入孟加拉國,與雅魯藏布江的下游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后,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
如果按照“高志凱線”,印度的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以及錫金等東北七邦都將劃歸中方。這看起來很解氣,可以用來震懾印度。但如果真把這個當成與印度的談判籌碼,只會讓我們置于國際法乃至道德層面的被動地位。
當下的現實情況是,印度在東段越過了“麥克馬洪線”的東章、克節朗、甲曲俄、錫金段,否認了歷史界約線洞朗段。中段抵近了印方主張線。西段,突破了實際控制線。可見印度在邊境問題上的野心是巨大的,過去的立場是囂張的。
但印度為何開始變軟了?印度總理莫迪去年就曾經公開說,“對印度來說,與中國的關系很重要,且意義重大。”“我認為,我們需要抓緊解決邊境上曠日持久的局勢,以便我們可以把雙邊互動中的不正常現象拋諸身后。”“我希望并相信,通過外交和軍事層面積極和建設性的雙邊接觸,我們能夠恢復和維持我們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這一切,顯然是印度已經通過中國這些年的強軍步伐,還有洞朗沖突、加勒萬河谷沖突,以及印巴軍事沖突,看清了中印之間軍事實力差距越來越大,擔心中國以武力手段解決中印邊境領土問題。
印度已經看到了這樣的結局:如果中印再次爆發戰爭,印度仍將不堪一擊。
因此,印度不得不軟下來。試圖通過談判的方式,確保既得利益。尤其是保住東段占領了60多年的藏南地區。
那我們為何在1962年10月的中印邊境戰爭中,已經奪回了藏南地區,后來又主動后撤了呢?這就不得不說,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冬季即將來臨,喜馬拉雅山脈馬上大雪封山,我們的各種保障基本無法越過山脈送達藏南地區。一句話,最終守不住。
這個現實問題必須面對。如果我們以武力手段收復藏南,那就必須肢解印度,讓其東北阿薩姆等幾個邦獨立出來,讓錫金也恢復主權國家的地位。否則,我們收復的藏南地區將處于長期的戰爭狀態。
但這的確是一個非常艱難的目標。還有更好的方案沒有?
其實,我在昨天發布的節目中已經提出了三個可行方案。綜合下來,我認為第三方案相對更加可行。
今天我再次主張:印度人既然堅持“麥克馬洪線”方案,那么我們不妨將印度一軍:就以全部的、完整的麥克馬洪線作為兩國邊境線。尤其是西段的喜馬拉雅山脈,必須以南線作為基準,而不是現在大致以北線作為基準的實際控制線。
如圖所示,如此以來,我們就能拿回歷史上曾經屬于中國的拉達克地區,還能拿走印度的喜馬凱爾邦山脈以北地區,總面積大于10萬平方公里。
這一方案對于我們而言,不僅比藏南地區要多出至少一萬平方公里,更重要的是,距離印度首都新德里僅有300公里,還是居高臨下的態勢。
相對于多個方案而言,這一方案其實是破解印度“麥克馬洪線主張”的絕佳辦法,對我們更有利、更可行,也是國際社會更容易接受的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