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凱摘要:董事長稱,舒泰神處于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
作者|幕恩
4月21日,舒泰神盤中沖擊20CM漲停,迪哲醫藥、熱景生物、錦波生物、邁威生物、海辰藥業等多股漲超5%。
對此,公司在4月21日晚間公告中表示,公司短期內股價漲幅較大,但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情況保持穩定,未發生明顯變化,股價短期波動可能缺少業績基本面支撐;公司相關在研項目正在推進中,有關項目進展敬請關注后續定期報告及項目進展公告。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舒泰神已連續5年虧損,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1.45億元,雖同比減虧,但經營壓力仍存。
20CM漲停
據4月21日晚間公告顯示,公司股票交易連續三個交易日(2025年04月17日、2025年04月18日、2025年04月21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30%,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等相關規定,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
交易所2025年4月21日公布的交易公開信息顯示,舒泰神因成為日漲幅達到15%的前5只證券、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30%的證券上榜。
4月21日,舒泰神當日股價報收10.9元/股,漲幅高達20.04%,偏離值20.00%,換手率12.28%,成交額5.90億。異常期間4月18日至4月21日,期間漲幅34.73%,累計偏離值32.68%,區間成交額10.32億。
對于此次股價上漲,公司稱,經公司董事會核實,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于本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在股票異常波動期間不存在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3月25日,舒泰神對外披露了公司2024年年報。財務數據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3.25億元,同比下降10.81%;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1.45億元,上年同期為-3.99億元,同比實現減虧。
對于業績虧損,舒泰神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生產經營活動較為有序開展。受外部環境及行業政策等因素影響,主要產品的銷售收入有所下降,報告期內實現銷售收入3.2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81%。同時,基于未來研發項目整體布局和公司發展戰略考慮,公司多個在研項目所對應的多項適應癥在持續推進臨床試驗中;公司研發管線中有部分臨床前在研項目持續推進;報告期內研發投入1.6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3.77%。基于上述原因,公司業績持續承壓,報告期凈利潤為負值。
凈利潤連虧5年
查閱近5年的年報可知,舒泰神歸屬凈利潤已連續五年出現虧損。數據顯示,2020—2024年,舒泰神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33億元、-1.37億元、-1.97億元、-3.99億元、-1.45億元。
回顧舒泰神自2011年4月15日登陸創業板以來,上市已有14年,但舒泰神市值增長乏力,核心產品收入下滑,面臨退市風險。盡管如此,公司董事長周志文仍在業績說明會上稱公司處于“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
公司董事長周志文在4月16日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舒泰神“處于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并透露多項在研項目進展:STSP-0601(血友病治療藥)、BDB-001(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藥)及STSA-100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藥)等已進入臨床中后期,其中2項獲突破性療法認定。此外,公司正通過BD策略推動在研品種對外合作,并應用AI技術優化抗體設計及藥物開發流程。
可是,在業績說明會上,多名投資者對公司的業績表現表示不滿,并質疑公司是否已到了退市的邊緣。
面對投資者的質疑,周志文回復稱,舒泰神處于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他表示,公司已經構建了從藥物發現、藥理毒理、CMC及臨床各期研究的完整團隊和系統能力;目前多個在研項目的多個適應癥已推進到臨床中后期,獲得2項突破性療法認定;另外,其他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同時,醫藥市場也迎來了創新藥企業最佳的發展環境。
然而,對于公司董事長的回答,投資者并不滿意并建議公司再次壓縮研發管線,全力營銷現有產品,以避免退市風險。
對此,公司董秘于茂榮表示,公司將后續資源投入重點聚焦在臨床階段研發項目的推進,包括STSP-0601、BDB-001、STSA-1002等多款在研品種。未來一段時間內,因公司在研項目持續推進的需要,預計仍將保持適當的研發投入水平。
近五年公司在營收方面持續面臨挑戰,尤其是兩大主力產品的銷售收入不斷下滑。舒泰神的主打產品包括蘇肽生(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和舒泰清(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藥品效果的質疑,這兩款曾是公司業績重要支柱的藥物,近年來銷售大幅下滑。
2024年,蘇肽生僅實現銷售收入1.34億元,相比高峰期的12.39億元,已大幅萎縮。舒泰清雖然依賴于其在腸道清潔和便秘治療領域的市場定位,但也受到了集采等政策影響,面臨著價格競爭和市場份額縮水的問題。
雖然公司多個在研項目屬于創新型生物制品。但是,創新生物醫藥具有高科技、高風險、高附加值的特點,從研制、臨床試驗、報批到投產的周期長、環節多,容易受到技術、審批、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
對此,公司稱,創新生物醫藥具有全球特殊環境的不確定性,不能保證執行制定的產品研發策略可實現預期目標;藥物的臨床試驗一般需要經過I期、II期、III期臨床后方可申報藥品上市申請;臨床試驗進度可能不如預期,導致競爭對手可能先于公司向市場推出針對相同適應癥的同類產品,使得公司相應在研項目的商業化能力被大幅削弱,銷售收入不達預期的風險。
同時,公司還預警稱,臨床試驗結果可能不如預期,導致公司無法按照預期推出產品,或者在推出未達預期藥效的產品后在市場競爭中無法取得預期的市場銷售份額的風險;藥品申請上市批準方面,可能無法完成公司相應在研項目的審評審批流程,或審評審批進度及結果可能不及預期,導致新藥上市申請可能無法按預期時間或進度取得監管機構的批準,或監管機構不予批準的風險。
免責聲明
富凱財經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本文由富凱財經原創,轉載聯系后臺,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