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市姑蘇區教體文旅委下屬蘇州市勞動路實驗小學校的報告廳傳來了悠揚婉轉的戲曲聲。這是怎么回事呀?哇!原來是正在校園里開展“優秀傳統戲劇(昆曲、蘇劇)未成年人美育工程”活動呢!一年級的朱雀娃們有時沉浸在迷人的“水磨腔”里,靜心聆聽;有時跟著有趣的情節哈哈大笑......賞蘇劇、聽昆曲,感受著蘇州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昆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2001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蘇劇距今也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昆曲、評彈并稱為蘇州藝壇“三朵花”。
演出前,一年級的朱雀娃們拿到了“戲曲小冊子”,了解了一些戲曲的基本常識。通過主持人的介紹與提問,朱雀娃們在搶答游戲中,進一步加深了對昆曲、蘇劇的認識。
活動中,青年演員們和演奏者們一起帶來了蘇劇《十五貫·訪鼠測字》《快嘴李翠蓮·嫁前》,昆曲《牡丹亭·游園》的精彩表演,大家沉浸在戲曲的魅力中。婉轉的唱腔、優美的舞蹈、傳神精準的身段、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似乎穿越時空,讓朱雀娃們與戲曲中的人物相遇,“零距離”接觸。演員們的全情投入,帶來了精彩的舞臺呈現,贏得全場師生陣陣喝彩。朱雀娃們睜大了眼睛,完全入了迷,深刻感受到了蘇劇、昆曲的獨特韻味,體會著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中,朱雀娃們不僅享受到了視覺、聽覺盛宴,還能和演員們同臺演出呢!朱雀娃們積極踴躍舉手報名,幸運的朱雀娃們被邀請上臺,參與體驗互動,學習戲中人物的身姿步法、眉眼神態,寓教于樂,精彩紛呈。
本次傳統藝術進校園活動,不僅讓朱雀娃們了解了蘇劇、昆曲知識,感受到了蘇州傳統藝術之美,更是在心中埋下了吳文化的種子。愿古老的蘇劇、昆曲文化能在一次次演出中,浸潤孩子的心田,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傳承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