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曾公開表示開源是智商稅,但是百度卻把DeepSeek接入了自己的搜索引擎,這是不是意味著李彥宏也承認百度在某些方面已經落后了?
首先,百度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很多人吐槽百度搜索全是廣告,但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百度,我們大概率只能使用谷歌。有人可能會說還有360搜索、搜狗搜索,然而從技術源頭來講,如果沒有百度,國產搜索引擎很難發展起來。若只有谷歌,中國的信息安全和搜索隱私將完全對美國開放。更不用說,從百度搜索到字節跳動、抖音的發展,其實都與百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提到蘋果的Apple Intelligence,最初說要選擇百度文心一言,后來卻選擇了阿里的千問模型,很多人嘲笑百度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就像以前做智能駕駛一樣。但事實并非如此。
DeepSeek不是一家普通的創業公司,過去10年,它每年至少有10億的凈利潤,早在5年前就擁有1萬張卡用于深度學習和計算,堪稱“富二代創業”。杭州的牛文文引用某位領導的觀點說得很好:不要去討論DeepSeek為什么會成功,而要關注其背后的幻方量化等因素。杭州政府給予企業自由發展的空間,讓企業積累現金流,成為“現金奶牛”后,才有余力追求理想。民營企業的理想源于自由發展的環境,先富起來后,才可能開展科研等活動。這就是為什么眾多創新企業在杭州蓬勃發展。作為杭州的企業老板,我深切感受到杭州的創業扶持政策和營商環境十分良性,遇到問題找政府,他們真的在做服務。
回到DeepSeek和百度的關系,百度持有DeepSeek百分之十幾的B類優先股,這意味著百度擁有投票權,且雙方每年都在進行數據交換。DeepSeek發展到今天,每年都需要大量調取百度的核心數據??梢哉f,如果百度不支持,完全可以切斷數據,但百度并沒有這樣做。作為一家中國企業,百度是有胸懷的,只是因為規模大,所以總被人詬病。
說到自動駕駛,百度極具遠見。十年前我在北京創業時,就受邀參加過百度阿波羅計劃的內部實驗,后來才知道這是用于自動駕駛研發。當時領軍的是陸奇博士,他曾在微軟擔任高級副總裁,直接向蓋茨匯報,是真正的科學家出身。他在百度的兩年,奠定了百度發展的框架。然而,大企業往往面臨“創新者的窘境”。當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創新就變得困難。為維持規模需要擴大團隊,而團隊中難免有害群之馬。
這些人有兩個特點:第一是老資格,在進入百度、聯想、阿里等企業前,就是資深互聯網從業者,處事圓滑,深諳職場套路;第二是抱團,與媒體、上下游勾結。比如1月份小鵬超過理想,成為新勢力交車冠軍,核心原因是解決了內部問題。小鵬女高管王女士花了一年時間整治內部貪腐,結果令人震驚,內部腐敗嚴重,供應鏈管理混亂。實際上,稍具規模的企業,內部或多或少都存在類似問題。這些害群之馬不僅搞事情、謀私利,還擅長向上管理,如果老板不能明察秋毫,公司很可能被他們拖垮。
百度也面臨這樣的困境。李彥宏做到如今的規模,身邊圍繞著一群人,這些人做兩件事:一是讓老板覺得公司一切正常、發展良好;二是阻止外部真實有效的信息傳遞給老板。過去有種廣告業務,能精準地讓老板在特定區域收到廣告推送,從寫字樓到回家路上的地鐵、公交廣告,都能確保老板看到,這種定制化廣告預算極高,也讓很多老板陷入信息繭房。何小鵬、李彥宏等眾多頭部企業家都面臨類似困境,卻不自知。
雷軍為什么能打破這種局面?因為他是網紅,親自做直播,直接面對消費者。反觀李彥宏,他接受的采訪往往冠冕堂皇、面面俱到,不難想象,采訪問題是提前準備好的,演講過程也經過嚴密控制和剪輯,因為他們需要進行市值管理。就像余承東曾因說了句“我們做得其實也一般”,導致股價下跌10%多,此后他就謹慎發言了。余承東自駕青海西藏,自己剪視頻,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展現出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或許李彥宏不是不愿意,而是公司管理模式決定了有公關、市場、營銷等部門準備通稿,他需要關注更重要的技術和發展問題。
百度10年前在陸奇的規劃下,科技和技術發展路徑清晰,但還是難以抵擋內部問題。阿波羅計劃原本是中國最早的無人駕駛研究,百度地圖數據加上核心研發團隊,其研發工程師堪稱中國科技互聯網的“技術黃埔軍?!?。后來,不少優秀技術人才因內部管理問題離開,比如自動駕駛團隊負責人,他離開時帶走了技術團隊。不是他想帶走,而是技術人員發現自己要向營銷和銷售副總裁匯報,如此荒謬的管理模式,讓技術人才紛紛出走。這些人才后來成為曠世、地平線等企業的中堅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也以另一種方式延續了百度技術的影響力。
DeepSeek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與百度有關。我看到百度風投的CEO發文,稱他們就在DeepSeek樓下,對方剛來的時候就有過溝通,而且DeepSeek并不差錢。朋友圈里還有人調侃,百度可以反過來向DeepSeek募資。雖然是玩笑話,但值得深思。有傳言稱,在DeepSeek爆火前,其創始人梁文峰的身價以幻方量化的占股估值,大約是幾千萬美金,而DeepSeek出圈后,估值達到1500億美金 ,如果按此計算,梁文峰在其中股權占比86%(如果數據無誤),他瞬間就可能成為中國首富。
這給我們一個啟示:互聯網的格局和競爭態勢瞬息萬變,牽一發而動全身,充滿突變。曾經微博之夜明星云集,微博是新聞發布的重要平臺,但如今微博熱度大減;微博之后是微信公眾號時代,接著抖音崛起,抖音網紅帶貨動輒上億,但現在抖音的熱度也有所下降,視頻號逐漸興起。誰能想到抖音會不再火爆,微信有一天也可能被取代?雖然現在難以想象,但變化總會發生。
這次微信選擇接入DeepSeek,不是微信給予DeepSeek機會,而是DeepSeek給微信一個合作的契機,并且破天荒地為微信專門調試版本。雖然目前使用體驗有些粗糙,連歷史記錄功能都沒有,但我還是建議大家,只要能更新微信版本,一定要試試最近兩個新版本,如果遇到灰度測試,更要體驗微信與DeepSeek的合作產品。因為這是普通人的財富機會,它打開了新的創作窗口。
DeepSeek發布R1版本是在2025年2月10號,到現在不過一個月左右,卻已經席卷全球,改變了全球AI和科技產業格局,讓美國科技圈對中國刮目相看,一家創業公司能有如此影響力,實在令人驚嘆,這就是“突變”的力量。未來,這樣的變化還會不斷發生。
在最近的民營經濟會議上,任正非坐在C位,旁邊是王興興(宇樹科技相關)。不要小看這位90后,未來5年、10年,人形機器人可能取代手機、汽車,成為全球制造業最大的產業板塊。如果10年后,王興興依然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很有可能成為中國首富。馬斯克曾表示,人形機器人若研發成功,能讓特斯拉市值從8000億美金提升到5萬億美金。按照這個邏輯,如果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估值100 - 500億美金完全合理,其創始人的個人財富也將達到數百億美金甚至更高。
所以,對于普通人來說,最大的機會就隱藏在這些“突變”之中,關鍵是要找到自己的生態位。就像這一波DeepSeek與微信的合作,要善于發現其中的創作機會和流量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