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京東方面發布了《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美團也就“二選一”事件再次發布聲明
圖片來源:投資時間網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 李路
繼4月16日京東(證券簡稱:京東集團-SW,9618.HK)、美團(證券簡稱:美團-W,3690.HK)港股股價紛紛跌超5%之后,4月22日相似的一幕再度上演,兩家公司股價大跌。
22日,京東及美團港股股價均跳空低開并逐步走低,截至當日午盤,前者收于130港元/股,跌幅達6.61%,后者低開于131港元/股,至午盤收于125.6港元/股,跌幅為6.59%。
在此情況出現的前一天,是京東方面發布《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以及美團就“二選一”事件再次發布聲明。
巨頭之間的商戰,硝煙再起。
京東2025年以來股價走勢(港元/股)
數據來源:Wind
美團2025年以來股價走勢(港元/股)
數據來源:Wind
競爭不斷升級
此輪競爭的起點,可以從今年二月京東正式入局外賣業務開始說起。
據京東官方微信公眾號“京東黑板報”發布的消息,2月11日起,京東外賣啟動招募,并宣布在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可享受全年免傭金。隨后,京東宣布為全職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美團則宣布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京東接著官宣承擔外賣騎手五險一金的所有成本,美團宣布要為騎手補貼50%的養老保險。自此,京東與美團外賣之間的比拼開始明牌化。
4月12日,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曾對外表示,近幾年即時零售發展如火如荼,生鮮、酒飲、3C數碼、藥品等品類的進展速度遠超預期,美團非餐飲品類的訂單突破了1800萬單,即時零售業務讓對手如鯁在喉,如芒在背。
這是美團方面首次對京東入局外賣市場進行公開回應。對此言論,京東新聞發言人齊珊珊在朋友圈發布了與公司創始人劉強東的內網對話,劉強東的回應是“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產生社會價值”。幾天后,京東高調宣布擴招外賣員,并再度強調“全額足額為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京東外賣利潤率不高于5%”等做法。
此后雙方動作頻頻。美團上線“美團閃購”,稱實現“30分鐘送達”,京東上線“京東秒送”。同時,京東外賣宣布一年上線“百億補貼”,美團宣布未來三年,向餐飲行業整體投入1000億元。雙方的競爭從多個維度不斷升級。
最終矛盾在4月19日的“二選一”事件中迎來爆點。當天,美團官方微信公眾號“小團有話說”發布文章辟謠稱,近日有多條包含“美團封殺騎手去某平臺跑單”“不要去跑某平臺,查到就是永久封號”等內容的聊天截圖,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對此,美團嚴正聲明,相關內容純屬編造,均為謠言。美團面向全行業招募優質騎手,不會違規限制任何騎手的準入準出,更不會因此對騎手進行永久封號處置。
4月21日,京東黑板報則發布了一封《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下稱公開信)。在公開信中,京東再次提及五險一金、幽靈外賣以及被美團辟謠的“二選一”等敏感性話題,讓兩者之間的“戰爭”硝煙味更濃。
美團也未就此罷休,公開信發布當晚8點,“小團有話說”發布《關于已辟謠謠言被某平臺再度利用的說明》(下稱說明),說明中再次明確否認了自己限制騎手選擇的指控,并反向指出京東明確要求全職騎手不準跑其他平臺訂單。而對于京東配送延誤問題,美團指出是由于其設置了較短配送時長導致。
核心業務相互滲透
投資時間網、標點財經研究員注意到,如此針尖對麥芒背后,是京東和美團在互相向對方的核心業務領域滲透。
事實上,京東入局外賣賽道最早可以追溯至2022年,彼時京東到家APP上線了“餐飲美食”頻道,吸引了不少大牌商家入駐,但最終受疫情影響并未實現外賣配送。2024年5月,京東重啟外賣業務,將原來的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等即時零售業務升級成“京東秒送”,提出最快9分鐘到家。這給以即時零售為根基的美團帶來不小沖擊。
另一方面,美團也沒少在京東的核心業務領域發力。今年4月15日正式發布的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的起源就可以追溯到2018年,該業務最初是作為美團外賣“非餐飲業務的延伸”出現的,而后品類逐步拓展至生活萬物,下單后平均30分鐘送達。
同時,美團也找到了大件商品的配送和售后解決方案,推出“即時消費、快速裝配”服務,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能實現空調最快2小時的即送即裝服務。
4月15日升級品牌后,“美團閃購”面向全國消費者免費送出30萬份數碼家電、日用百貨類開門好禮。從銷售品類來看,沖擊的不僅是京東的即時零售業務“京東秒送”,更是劍指京東的自營電商業務。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美團閃購”已和超5600家大型連鎖零售商、41萬本地小商戶以及超570家品牌商達成合作。據測算,目前“美團閃購”的日均單量超過1100萬單,高于京東自營。同時,美團即時零售業務還在以近40%的速度攀升,而京東自營的增速已有放緩趨勢。
分析認為,即時零售的核心要素是即時物流、即時商流、即時消費心智,其核心競爭力是更快的履約速度、更優的即時配送供給、更低的配送成本和更好的服務。從外賣起家的美團和從電商起家的京東,在即時零售方面必然存在著不同的優勢。
美團的優勢在于擁有在外賣時期沉淀的線下中小供給獲取能力,而其近幾年大力推進的閃電倉項目和近期加速推進的小象超市,都是對即時商流能力的補充。據介紹,目前美團閃電倉數量已達3萬個,2027年的目標是10萬個,年銷售額目標為2000億。
對于京東來說,自建物流能力、電商發展過程中沉淀出的品牌關系、自營沉淀的供應鏈能力和在一些類目的價格力、服務能力以及品質心智是其最主要的優勢所在。
因此,未來的市場何去何從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美團閃購”與“京東秒送”頁面對比
資料來源:美團、京東APP
行業發展必經階段
更進一步來看,這也是零售和電商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在傳統電商增速已進入瓶頸期的時候,即時零售幫助他們開拓了新的增量渠道,也提供了一個破局的方法。對于線下商鋪店主來說,即時零售可以助其走出附近三公里服務圈,分攤經營成本并拉動銷售額。
同時,此次行業的轉型出發點不再是單純的商業思維,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因素在其中。在當今這個多元化時代,靠算法左右商家和消費者已經不再能行得通,不論是京東通過“百億補貼”的精準投放算法將用戶分層進行消費升級引導,還是美團重點向中小餐飲商戶發放千億助力金智能系統,都體現了更多的人文關懷。
對于即時零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外賣行業來說,也必然將跟隨新趨勢進入一個新的穩態階段。
投時關鍵詞:京東集團-SW(9618.HK)|美團-W(3690.H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