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德魯因在《數字化孤獨》里說:“世界上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缺少他們所渴望的親密感,包括身體的、情感的、思想層面的和實際體驗中的。”
雖然現在的網絡工具,已經能夠讓人們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在線相聚。但是,哪怕最好的在線會議工具,都無法替代線下見面。當一群朋友圍坐在一起,當此起彼伏的交談聲環繞在我們身邊,當我們能夠察覺到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或者一個特別的表情,當我們興奮起來的時候,能夠互相拍著對方的肩膀,甚至忍不住熱情擁抱。更何況,我們還可以邊吃邊聊,邊喝邊聊,在一起奔跑、一起游戲,一起唱唱跳跳,這一切都是在線的交流工具所無法替代的。
2050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們產生化學反應的場所。
2050大會是由志愿者主導的青年科技團聚實驗,以 “科技讓年輕人團聚” 為愿景,自 2018 年起,在每年 4 月最后一個周末舉辦。這里沒有固定主辦方,只有來自全球370+城市的青年,從學生、創業者到自由職業者,共同搭建「去中心化」的交流平臺 ——每個人都是主角,可以發起論壇、設計工作坊,甚至在星空下暢聊科技倫理。
4月25日—4月27日,在杭州云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著陸TouchBase將攜手2050大會,發起「ESG 與可持續發展新生論壇?開放麥專場」。我們邀請了可持續領域的6位神秘嘉賓,將在開放麥里說一些超綱的話題,與大家在星空下暢聊一整夜。
在2050,你會遇到誰?
這里沒有「標準人設」,只有打破年齡、職業邊界的「追光者」:
「54 歲環球飛行者」張博:52歲零基礎學飛行駕照,54歲為2050大會完成「一人一機環球飛行」,用行動證明「夢想從不怕太晚」。
「火箭大叔」楚龍飛:把真實火箭部件搬到2050現場的民間航天愛好者,曾帶著自制火箭模型走進中小學課堂,教你從原理到圖紙拆解「讓火箭重復使用」的硬核技術。
更多元的「非典型參與者」:有帶著社區零廢棄項目來的00后創業者、用代碼開發鄉村教育平臺的程序員媽媽、在非洲做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國際志愿者,甚至還有把實驗室搬到現場的高中生——在這里,你的鄰座可能是「年齡 + 職業」都超乎想象的「斜杠青年」。
如何參與?
時間地點:2025年4月25-27日(周五至周日),杭州云棲小鎮。
一張PASS解鎖全部:購買330元 “2050金屬通行證”,暢玩所有論壇、工作坊、體驗活動(單日票660元)。
?? 購票鏈接:https://2050.org/#/passBuy/1(需填寫手機號快速注冊)。
官網直達:https://2050.org查看完整議程、往屆精彩及志愿者招募信息。
參考資料:
2050:為了一場狂歡的團聚。
「以往內容」
新聞:||||||||||||||||||
深度:|||||||||||||||||
專訪:|||||| ||||||||||
大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