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蒙面汪蘇瀧粉絲的怒火。
這場爭議的焦點在于2015年電視劇《花千骨》的插曲《年輪》。作為該劇OST的創作者,汪蘇瀧同時推出了自己演唱的男聲版和張碧晨演唱的女聲版。根據音樂平臺數據顯示,QQ音樂長期標注張碧晨為"唯一原唱",而網易云音樂等平臺則明確標注"雙原唱:張碧晨、汪蘇瀧"。這種行業慣例在旺仔小喬的言論中被徹底打破——她堅持認為"首唱即唯一原唱",卻忽略了汪蘇瀧作為詞曲作者及同期發行者的雙重身份。
事件升級的導火索出現在7月22日。旺仔小喬在翻唱《年輪》時,不僅未標注原唱信息,還誤將"汪蘇瀧"寫成"汪蘇龍"。這種專業疏漏迅速引發連鎖反應:汪蘇瀧粉絲翻出其2018年免收張碧晨版權費、多次在公開場合承認雙版本共存的善意舉動;張碧晨粉絲則曬出2015年6月15日其版本率先上線、6月30日汪蘇瀧版本才發行的時間線證據。音樂律師李澤瑞指出:"著作權法雖未明確定義'原唱',但詞曲作者的授權權利是明確的。汪蘇瀧作為著作權人,有權決定是否繼續授權。"
7月25日凌晨,汪蘇瀧工作室發布聲明,宣布收回《年輪》授權并強調"我們的詞曲從未旁落"。這份措辭克制的聲明,與張碧晨工作室"唯一原唱"的強硬表態形成鮮明對比。數據顯示,聲明發布后24小時內,QQ音樂等平臺迅速移除張碧晨的"原唱"標簽,而網易云音樂仍保留雙原唱標注。這種平臺差異折射出行業對"原唱"概念認知的模糊地帶。
這場爭議最戲劇性的轉折發生在深圳演唱會。汪蘇瀧在雨中演唱《年輪》時,以"身正不怕影子斜"的諧音梗回應質疑,現場大合唱的畫面與線上爭論形成奇妙互文。而張碧晨選擇在同一天宣布"不再演唱該作品",這個決定既保留了體面,也暗含對版權歸屬的默認。對比王菲處理《傳奇》的方式——始終尊重李健原創身份,雙方實現共贏——張碧晨團隊此次的危機公關顯得稍顯生硬。
從法律層面看,汪蘇瀧的著作權人身份毋庸置疑。他2015年與《花千骨》劇方簽訂的合約雖未明確"雙原唱"條款,但項目往來郵件記錄已證明其創作初衷。而張碧晨作為首唱者,其演唱權依賴于版權方的持續授權。這場爭議最終以"《年輪》回家"收場,既維護了創作者的權益,也暴露出部分網紅音樂人對行業規則的漠視。
值得深思的是,旺仔小喬的蒙面演唱會爭議與此前的專業疏漏形成連鎖反應。當她以"保護隱私"為由堅持蒙面時,或許未料到言論會引發如此巨大的連鎖反應。這場風波警示著:在版權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任何對創作規則的輕視,都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后果。而汪蘇瀧在爭議中展現的克制與格局,恰與某些激進言論形成鮮明對比,為行業處理類似糾紛提供了參考樣本。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果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