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野雞泛濫成災,為何很少有人吃?當地農民直言:“別說吃了,我們甚至都不敢招惹它!
野雞在東北算是最沒有威脅的動物了,五歲的小孩雞厭狗嫌,小孩子都能輕松拿捏野雞,更別說成年人,現在的野雞更是一度泛濫到漫山遍野都是,隨便拔個草窩,就能看到野雞,怎么就能沒人敢招惹這種弱小的美味的動物呢?
這不是放棄了東北的傳統了嗎,上世紀的野雞那可是家家戶戶落鍋頭,味道雖然談不上美味,但在肉票的管制下,也是常人享受不到的美味,是現在中老年人的一種甜蜜的回憶。
話雖這樣講,但今時不同往日,以前的野雞是家家戶戶落鍋頭,現在的野雞卻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人家成為國有保護動物了。
都說放火燒山,牢底坐穿,但要是對野雞拔毛吃肉,也得蹲上個幾天,就為了口腹之欲,還得進去蹲一趟,沒人想接受這樣的待遇。
現在人的生活好了,口味叼可能會覺得野雞的味道不怎么樣,但是在那個時代,人們可不管什么野雞骨頭多,肉柴,難以煮熟,能夠吃上一口肉,就不能再追求什么口味了。
那為什么以前野雞沒管太嚴,現在的野雞突然就成寶貝了呢?
要說這還是野雞這東西,太容易捕捉惹的禍,一個彈弓,就呢個把一只野雞輕松的打下來,而且這種野雞傻傻的,遇到人也不知道躲避,哪怕是聽到人的腳步聲,也得安心吃完腳下的最后一粒米再飛走。
這么呆萌的動物也就成了東北人的最佳獵物,很快,野雞就在東北成為了一個稀罕東西,吃的人太多了,哪怕是不用來吃,當作是觀賞,或者是用尾羽做裝飾,再或者文玩雞腳,都是一種對野雞族群造成毀滅性打擊的因素。
只要沒法律法規限制,數量再多的動物也得變成保護動物,野雞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野雞也大幅度提升,一窩就能出現幾十個小野雞。
當然野雞的生態恢復,起初大家都是高興的,但慢慢的就有人察覺到了不對勁,野雞的叫聲跟超聲波一樣,穿透力極強,隔著一里路都能聽到,而且對外來者的敵意很大,不注意,就是雞鳴聲此起彼伏。
要說光是叫聲也無所謂,大不了戴個棉耳塞,但野雞實在是太能繁衍了,東北兩大害,野豬和野雞,一個是在田地橫行霸道,毀壞莊稼,但畢竟數量少,對人類的到來也比較恐懼,稍微驅趕就會離開。
野雞可就不一樣,群山遍野,剛開始野雞也許還怕人,但逐漸發現,人類最多只是驅趕它們,對他們造成不了一點傷害,膽子也大了起來,不僅是成群結隊的出現,在麥地里刨食,甚至就在人的眼皮子底下吃糧食,吃害蟲。
但一個地里哪那么多害蟲,吃完了害蟲可不就得吃糧食了嗎,可偏偏人類又不敢對它們下手,以前是家家戶戶落鍋頭,現在是飛到家家戶戶吃鍋里的糧食,但就這人類也沒有什么辦法,只能寄希望于野雞自己懂點事,吃完了就趕緊走,別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心煩。
眼不見心不煩就是這個道理,但看是看不到了,連綿不斷的野雞叫聲又是另外一種煩惱,保護的似乎有些過頭了。
對這件事,你們有什么更好的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